科研产出
我国甘薯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甘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甘薯发挥着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国人提供健康食品、为工业提供原料等重要作用。阐述了近50年来我国甘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的动态变化历程及其特征,客观分析了我国甘薯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甘薯产业的消费结构和经济产值进行预测。充分了解我国甘薯产业种植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对于引导和推动甘薯产业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差异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该文利用相关统计资料,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层面选取31项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0—2012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同时对各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农业可持续发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总体发展水平比较高,但区域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划分成3区域:一是集中在北部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区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但子系统发展不均衡;二是以中部沿江和沿海为典型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居中,但子系统发展较均衡;三是以苏南地区县市为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劣势区。通过对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主成分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区域差异性 江苏省


海雀稗优良品系SA01的耐盐性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雀稗优良品系SA01进行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初步评价其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经过不同海水浓度处理28 d后,不同处理的匍匐茎长度、直立茎的垂直高度、匍匐茎的个数、坪用质量、叶片颜色与枯黄率、叶绿素含量(直立茎与匍匐茎)、干质量、土壤电导率、根的体积等10个测定指标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指标间的变异系数范围在2.52%~82.42%,其中匍匐茎叶绿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小,叶片枯黄率变异系数最大。部分指标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达-0.983。根据所测叶片枯黄率指标的变化分析得到了使海雀稗优良品系SA01达50%致死时的海水盐浓度为3.5%。


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序列和表达分析
《棉花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克隆抗病基因是培育棉花抗黄萎病品种的关键。本文根据前期的定位结果,结合棉花基因组测序信息,提取定位区段内基因组序列,预测获得63个基因。Gene Ontology分析表明63个基因参加多种生物进程,其中6个基因参与植物抗逆进程。根据Gene Ontology分析和前人研究结果,选择15个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启动子区域包含各种抗逆的调控元件,其中6个基因包含了W-box元件。对海7124和苏棉8号棉花幼苗进行黄萎病菌处理,取病菌处理后不同时期的根,选择14个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黄萎病菌处理后,有8个基因表达出现变化,其中在海7124和苏棉8号之间表达差异最大的基因是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 214-a isoform 1)、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和Udp-糖基转移酶UGT89A2(Udp-glycosyl transferase 89a2-like)基因。本研究为抗病基因克隆提供了候选基因。
基于PRLR-JAK-STAT5信号传导通路测定鹅催乳素的新方法
《畜牧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建立鹅催乳素(Goose prolactin,gPRL)的高灵敏度的测定方法。本研究设计出基于PRLR-JAKSTAT5信号通路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首先克隆鹅PRLR基因CDS区序列,合成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STAT5)信号应答序列,并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6-Entry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Enhancer中,构建成为信号接收载体和信号应答载体。然后将两载体同筛选基因载体pEZX-MR03及内参载体pRL-TK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转基因细胞株。分别用终浓度为0、30、60、90ng·mL~(-1)的PRL刺激转基因细胞,通过qRT-PCR和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在不同PRL浓度下转基因细胞株中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相对活性的变化。筛选出10株成功整合有全部4个转基因载体的转基因细胞株,经过不同浓度PRL刺激后,筛选出一株细胞,其荧光素酶基因表达量和酶活性均表现出随PRL浓度升高而上调的趋势。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PRLR-JAK-STAT5信号传导系统检测鹅PRL生物活性的新方法是可行的,为准确测定家禽PRL奠定基础。
关键词: 鹅催乳素受体 信号转导 STAT5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催乳素活性


猪发酵床不同垫料中As、Hg累积规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6
摘要:为研究在发酵床养猪过程中不同组成垫料的As、Hg累积规律,本文以木屑、稻壳和秸秆为原料,配制成3种垫料处理,分别为木屑(S)、木屑+稻壳(SR)和木屑+稻壳+秸秆段(SRS),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测定了4批育肥猪养殖结束时不同层次垫料中As、Hg含量,分析了长期使用后不同发酵床垫料中As、Hg累积情况,为发酵床废弃垫料的后续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猪养殖批次的延长,3种处理及其不同层次垫料As、Hg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加。4批猪养殖结束时,As累积量最大的是SRS处理的发酵床,为1 921.7 mg·栏~(-1),Hg累积量最大的也是SRS处理的发酵床,为21.1 mg·栏~(-1)。S、SR、SRS处理的As、Hg含量分别为2.921、2.190、2.621 mg·kg~(-1)和0.048、0.036、0.042 mg·kg~(-1),均符合《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 525—201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2—2006)的标准限值。


非粮型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制剂对5月龄獭兔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获得獭兔非粮型饲料配方,降低玉米和豆粕使用量,并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在獭兔非粮型日粮中使用的可行性。将120只5月龄獭兔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为添加20%玉米、14%豆粕等基础日粮;试验组Ⅰ,基础日粮中添加10%大麦与7%菜粕分别替代50%玉米与50%豆粕,不加酶;试验组Ⅱ,在试验组Ⅰ基础上添加200 g/T酶制剂;试验组Ⅲ,在试验组Ⅰ基础上添加400 g/T酶制剂。试验组Ⅰ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总增质量降低4.34%,日增质量降低4.36%,饲料报酬与腹泻率分别提高0.70与6.66百分比;与组Ⅰ相比,组Ⅱ、Ⅲ总增质量分别提高7.17%与8.80%,日增质量分别提高7.26%、8.84%,饲料报酬分别降低1.5、1.9,腹泻率均降低10百分点;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4.84%、6.87%,粗脂肪消化率分别提高2.37%、3.92%,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7.17%、7.73%,粗灰分消化率分别提高10.59%、12.48%,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分别提高6.43%、8.58%;组Ⅰ与对照组相比,兔群每增加1 kg所消耗的饲料成本降低0.73元,组Ⅱ、Ⅲ分别降低1.30、1.19元,综合测算后发现,组Ⅱ经济效益最佳。在非粮型日粮中添加200 g/T酶制剂,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减少人畜争粮矛盾。


大肠杆菌O157∶H7独有基因z3276的表达及初步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BLAST分析表明,开放阅读框z3276是大肠杆菌O157∶H7独有的遗传标志性基因,编码氨基酸与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有较高的同源性,但z3276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尚不明确。为了明确z3276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性,进一步研究其在大肠杆菌O157∶H7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PCR方法扩增z3276基因,去除其信号肽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获得阳性重组菌,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大肠杆菌O157∶H7全菌抗血清为一抗,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z3276蛋白抗原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菌BL21(pColdⅠ-z3276),并获得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33 000,占菌体总蛋白30%以上,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沉淀中;且与兔源全菌多克隆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条带明显。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标签基因 z3276基因 原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