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越冬之星苜蓿菟丝子净度筛选及综合防除技术试验研究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越冬之星苜蓿菟丝子净度筛选及综合防除技术,可得出对越冬之星苜蓿菟丝子净度筛选方法和防除技术.方法:通过越冬之星苜蓿种籽、菟丝子净度筛选比较试验进行观察记载.结果:经风选两次的越冬之星苜蓿种籽,再经64孔/m2的筛子(即20目标准筛)筛选,越冬之星苜蓿种子的净度为100%.结论:依据不同风选与筛选所作的结果,因之我们认为64孔/m2的筛子,是清选越冬之星苜蓿种籽、菟丝子种籽较好的筛孔规格.
关键词: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越冬之星苜蓿 菟丝子 净度 试验


优质耐储运小果型西瓜新品种龙盛1号大棚立体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2
摘要:针对市场需求和东北保护地生产特点,育成了优质耐贮运小型西瓜杂交新品种龙盛1号,于2008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75 d,果实发育期26 d;果实高球形,均匀整齐,外观漂亮;果皮厚0.3~0.4 cm,韧性好,耐裂,耐运输;瓤色鲜红,剖面均匀一致,瓤质脆沙,口感甜,风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单果质量2.0 kg左右,可食率高;立架栽培每亩产量达3 000 kg左右。同时为其量身定制了大棚立体栽培技术。通过这几年的示范推广,龙盛1号西瓜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等省推广1 400 hm2左右,种植者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大豆叶片可溶性糖代谢动态变化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作物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大豆品种,研究了大豆叶片可溶性糖代谢的动态变化,并检测了相关代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开花期,秣食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栽培大豆,栽培大豆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的活性显著大于合成方向的酶活性,说明在大豆蔗糖合成酶代谢中分解方向是主要的,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与叶片蔗糖含量间具有负相关性,其中绥农14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蔗糖磷酸合成酶与蔗糖含量间表现为正相关性,其中丰收10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蔗糖磷酸合成酶催化蔗糖合成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说明在大豆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是合成蔗糖的关键控制性酶。


农村生活垃圾长期堆放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河北省白洋淀地区"淀中村"垃圾堆周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对土壤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堆周边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TN、TP、氨态氮、TOC含量明显增加,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随之发生变化。试验对距离垃圾堆0-60 m范围内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发现0 m处土壤的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分别是对照的9.42倍和4.33倍。随着与垃圾堆距离的增加,土壤中氨态氮和TOC的含量逐渐降低,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也呈下降趋势。数据分析表明,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并且二者与氨态氮和TOC含量变化相关性显著。


上海桑塔纳2000型轿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12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桑塔纳2000型轿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冷、暖一体化工作原理,以及日常空调在使用和维护当中的注意事项和空调系统常见的故障与排除方法,提高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丽格海棠栽培管理要点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丽格海棠(Rieger begonias)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花卉,又称玫瑰海棠。丽格海棠为杂交品种,须根系,株形丰满,株高20~35cm,花色丰富有红、黄、粉、橙色等。其花期可持续4个月,性喜温暖、湿润、半荫环境,是国际十大盆花之一。经过2a的栽培养护,现将丽格海棠栽培管理、繁殖、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介绍如下。


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
《玉米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袋模拟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不同阶段玉米秸秆氮、磷、钾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0 d的分解,玉米秸秆生物量38.9%~66.3%被分解,埋于土壤的玉米秸秆分解速度明显高于露天处理。腐解后玉米秸秆从组织结构上变得松散。经150 d腐解后,玉米秸秆的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别为51.1%~67.7%、76.0%~89.8%、76.9%~91.7%。


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简化生产技术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简化马铃薯试管薯的生产程序,节约时间和生产成本,利用大西洋和荷兰15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直接诱导和间接诱导生产试管薯的技术,并比较了不同诱导培养基生产试管薯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间接诱导法生产试管薯的平均试管薯重、每瓶结薯数等均优于直接诱导法,适宜用于实际生产;A[(MS(大微量元素)+肌醇100mg.L-1+VB 10.42mg.L-1+BA 5mg.L-1+CCC 500mg.L-1+白糖8%)]、B[(MS(大微量元素)+肌醇100mg.L-1+BA 3mg.L-1+白糖8%)]诱导培养基效果优于其它3种培养基,为筛选出的高效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