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嫁接技术对黄瓜的综合影响

中国林副特产 2012

摘要:黄瓜嫁接技术能够从多方面提高黄瓜的品质,综合叙述了黄瓜嫁接技术对黄瓜生长情况、抗逆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嫁接技术能够提高黄瓜的生长势和光合速率,提高植株的抗病、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黄瓜 嫁接 南瓜 抗病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棚室茄子采用嫁接技术对根际土壤酶的影响

中国园艺文摘 2012

摘要:以‘托鲁巴姆’茄子为砧木,‘龙园棚茄一号’为接穗,研究嫁接技术对连作棚室茄子根际土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连作年限嫁接和未嫁接茄子土壤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含量逐年减少;未嫁接茄子各年之间变化大,其中过氧化物酶可降低93%、过氧化氢酶可降低727%、多酚氧化酶可降低452%、蛋白酶可降低88%,嫁接茄子各年变化幅度较小;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嫁接茄子和未嫁接茄子之间差异逐渐加大,过氧化氢酶增加636%、多酚氧化酶增加261%。

关键词: 茄子 嫁接 连作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用南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民营科技 2012

摘要:籽用南瓜高产关键高技术,要熟练掌握选种、整地、施肥,播种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

关键词: 籽用南瓜 技术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以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为试验材料,应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一及其复合制剂对边单3号玉米进行拌种处理,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和产量主要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单一及复合制剂均可提高玉米产量,明显改善玉米的穗部性状,在V5(a+c)处理时玉米的穗部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也最高,为9 935.71kg.hm-2,与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研究认为复合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处理,而a、c两种调节剂的复合制剂对玉米进行拌种效果最佳。

关键词: 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影像的七台河市植被覆盖度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及时、准确地获取植被覆盖信息是矿区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关键与重点,现选用七台河市1993、2000、2011年3期的TM卫星数据,使用ENVI遥感软件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根据像元二分法计算七台河市的植被覆盖度,利用Isodata分类方法对七台河市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等定级,最后得出七台河市1993~2011年的植被覆盖度分类图,定量说明该区域近20年间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1993~2000年,植被覆盖度下降比较明显,2000~2011年植被覆盖有所上升,但仍未达到1993年水平。

关键词: 七台河市 NDVI TM 植被覆盖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害虫的防控技术

中国马铃薯 2012

摘要:随着黑龙江省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推广面积的逐年增加,其害虫的防控技术已经成为制约该模式下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为解决这一问题,特设立6种化学及生物杀虫剂(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3 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30%速克毙乳油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2 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进行马铃薯瓢虫及蚜虫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及3%啶虫脒乳油对马铃薯瓢虫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的测定。经过对校正防效和虫口减退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啶虫脒乳油对马铃薯瓢虫与蚜虫施药7 d后的防效最高,分别达到84.94%和94.99%;其虫口减退率也最高,分别达到77.12%和92.04%。通过对LD50值比较6种药剂对马铃薯瓢虫的毒力,其中毒力最大的为3%啶虫脒乳油,LD50值为0.05。3%啶虫脒乳油对马铃薯瓢虫幼虫的72 h LD50为21.22 mg/L。由此可见,3%啶虫脒乳油是防治马铃薯瓢虫及蚜虫的有效药剂。

关键词: 马铃薯害虫 地上垄体 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间杂交异黄酮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野生大豆、栽培大豆按异黄酮含量不同(高、中、低)配制杂交组合,对33个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中亲优势为正向优势的组合为15个,占全部组合的45.5%。具有超高亲优势的组合为12个,其中高异黄硐含量母本组合5个,占全部正向超高亲优势的41.7%,说明高异黄酮亲本杂种优势明显。18个栽培与野生杂交组合中超高亲优势正向优势组合为11个,中亲优势正向优势组合为13个,说明栽培与野生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明显,但14个栽培×野生杂交组合F2优势降低,表现为自交衰退,因此获得高异黄酮的后代材料仍需进一步选择。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L.)Merr.] 异黄酮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射对垂穗鹅观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了探讨60 Co-γ射线照射对垂穗鹅观草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照射垂穗鹅观草干种子,研究辐射处理后种子萌发特征及植株主要农艺学性状变化。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低于或等于50Gy可促进垂穗鹅观草种子的萌发,大于50Gy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辐射半致死剂量为148Gy,适宜剂量范围是0~148Gy。辐射处理对株高、分蘖、叶宽、穗长和产量等主要农艺学性状有一定的影响。30Gy处理后株高、分蘖、叶宽、穗长和产量都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16.6%、43.0%、16.2%、9.65%和25.5%。

关键词: 60Co-γ射线 垂穗鹅观草 种子萌发 农艺学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黑河4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黑龙江省黑河地区是黑龙江省大豆重要产区,该区土质较好,耕地面积大,昼夜温差较大,适于大豆生长发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该地区的栽培条件和气候特点为育种目标,育出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黑河4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绥粳9号适宜栽插密度与施肥量研究

中国稻米 2012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对绥粳9号进行了密度(X1)、氮素量(X2)、磷素量(X3)、钾素量(X4)4个因子试验。结果表明,穗粒数与理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实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各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都是正的,以穗粒数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在栽插密度为30.6万丛/hm2、纯N用量为115.0 kg/hm2、P2O5为77.3 kg/hm2、K2O为52.1 kg/hm2时,绥粳9号产量可达9 370.8 kg/hm2,是较为理想的栽插密度和施肥量。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栽插密度 施肥量 产量构成 回归分析 绥粳9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