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保护地厚皮甜瓜引种比较试验
《中国林副特产 》 2012
摘要: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良厚皮甜瓜品种。以厚皮甜瓜品种伊丽莎白为对照品种,引进了6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经过3年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试验表明:特异性厚皮甜瓜品种风味4号在试验点的总体表现优良,它生育期适中、比较早熟;生长势强,坐瓜较早;产量高、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伊丽莎白和其他品种,比较适合在黑龙江地区棚室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进野家杂交猪养殖发展的几点建议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野家杂交猪养殖做为养猪业的一个新兴分支,对于丰富市场、满足人们特色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对目前野家杂交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野家杂交猪发展应注重品种培育、养殖方式转变和培育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建议。1发展现状1.1野猪资源黑龙江省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 175万h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达到43.6%。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启动,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的实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就野猪而言,由于其野性很强、食性杂、适应性广、抗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对甜菜氮、磷、钾肥施用效应及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用量和配比是影响甜菜产量的重要因素,氮、磷、钾各养分施用的最高增产率分别为56.0%、13.51%和10.64%;从养分效率看,中氮、中磷和中钾水平利用效果最好;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和促进甜菜生长,中量水平的养分用量有利于各养分效果发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NPs标记的部分栽培稻品种遗传结构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90个SNPs位点,对97个水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90个SNPs位点中有92个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48.42%。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在0.34~1.00之间,平均GS为0.87。贝叶斯聚类和UPGMA法聚类的结果相似,均将供试材料分成籼、粳2个亚种,且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通过SNPs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亚种内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部分供试品种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定位试验的5种耕作方式免耕、少耕、平翻耕作、组合耕作和旋耕为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法分离0~15cm土层中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分析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存在差异;高壳甲螨科和小甲螨科为5种耕作方式中共有的优势类群,传统耕作的旋耕和平翻耕作之间,保护性耕作的免耕和少耕之间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相似度高;组合耕作很好地保持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表聚特征,少耕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Shannon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耕作方式可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少耕和组合耕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且保持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表聚特征。
关键词: 耕作方式 中小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相似度 垂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