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茄子新品种琼茄3号的选育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琼茄3号是以ZQ 003-4-1-1为母本、新组合11号(ZQ023-6-1-3×ZQ 016-2-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交种。植株生长势强,抗绵疫病和褐纹病、耐枯萎病,较耐低温寡照天气;单果重280~350 g,果长约30 cm,果粗约4 cm,呈长棒状,果皮紫红色,果面光滑,肉质细腻,营养成分高,符合市场需求。产量3000~3 500 kg/667 m2。适合海南各地种植。


中草药复方制剂预防文昌鸡混合球虫感染的效果观察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由常山、旱莲草、青篙等不同中草药搭配组成的3种中草药复方制剂预防文昌鸡混合球虫感染的效果,试验将250只17日龄的文昌鸡随机分为5组,Ⅰ组为阴性对照组,Ⅱ组为阳性对照组,Ⅲ组、Ⅳ组、Ⅴ组分别给予中草药复方制剂Ⅰ、Ⅱ、Ⅲ,各用药组于分组当天在饮水中添加对应药物至试验结束。20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每只鸡经口接种1×105个混合孢子化球虫卵囊,观察效果。结果表明:5个组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34.80%、76.26%、80.00%、83.56%,攻虫后各组均无死亡鸡只;肠道病变记分依次为0,2.640,1.785,1.050,1.556;5个组的抗球虫指数(ACI)依次为200.00,66.08,136.61,163.10,161.20。说明中草药复方制剂Ⅱ、Ⅲ对鸡球虫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其中制剂Ⅱ的效果最好。


播种期·种植密度·栽培方式对海南冬种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海南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措施。[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分别就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海南冬种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11月14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为35.16 kg,折合产量为19 330.20 kg/hm2,商品薯率为92.75%。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最好,小区平均产量20.53 kg,折合产量23 108.10 kg/hm2,商品薯率为97.08%。栽培方式以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最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小区平均产量20.31 kg,折合产量为22 333.50 kg/hm2,商品薯率达到94.43%。[结论]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适合海南冬季种植,其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分别为11月14日、7.5万株/hm2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野生稻在水稻优质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水稻优质育种的必要性,综述了野生稻优异品质特征及其在优质育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利用野生稻进行优质育种的研究方向。


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选取4只体重为(39.80±1.45)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波尔公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4个处理饲粮精料组成相同,粗料组合分别为:100%切碎花生秧(对照组)、85%切碎花生秧+15%苜蓿鲜草(试验Ⅰ组)、70%切碎花生秧+30%苜蓿鲜草(试验Ⅱ组)和55%切碎花生秧+45%苜蓿鲜草(试验Ⅲ组)。试验持续60d结束。结果表明:1)随着苜蓿鲜草替代比例的增加,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降解率依次升高,且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随着苜蓿鲜草替代比例的增加有先升后降的趋势,且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培养时间为10h外,随着苜蓿鲜草替代比例的增加各试验组乙酸和丁酸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酸含量如培养时间为8、9h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4)除培养时间为9h外,随苜蓿鲜草替代比例的增加各组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均逐渐升高,并以试验Ⅲ组最高;5)不同苜蓿鲜草替代比例组瘤胃液pH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波尔山羊饲粮中用苜蓿鲜草替代切碎花生秧提高了粗饲料DM、CP、NDF、ADF降解率,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特别是乙酸和NH3-N含量也有增加,以30%苜蓿鲜草替代量为最佳。


GHRL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对鸡生长和屠体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GHRL基因5′侧翼区变异与鸡生长和屠体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杏花鸡×隐性白洛克鸡F2代资源群体和2个随机群体为材料,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鉴别GHRL基因5′侧翼区包括A-2220C位点在内的6个SNPs在群体中的多态性,构建单倍型,分析各SNP基因型和单倍型与鸡生长、屠体性状,以及与腺胃GHRL基因mRNA表达量和血浆GHRL活性蛋白含量的相关性,对鸡GHRL基因5′侧翼区的A-2220C位点进行凝胶阻滞电泳,以探讨该区段对基因转录的作用。【结果】标记-性状关联分析表明A-2220C仅与初生重显著相关(P<0.05),AA基因型个体初生重大于CC和AC基因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C-2399Del与56日龄体重、0—4周日增重、胸肌重、翅重显著相关(P<0.05),C Del基因型杂合子优势明显,与其它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构建单倍型分析表明单倍型分别与42日龄体重、70日龄体重、0—4周日增重、4—8周日增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胸肉重显著相关(P<0.05);与初生重、21日体重、28日体重、35日体重、49日龄体重、56日龄体重、宰前活重等极显著相关(P<0.01),单倍型组合H3H4(CCAAAC\CCAACDel)是各个显著相关性状中均值最高的优势单倍型组合。EMSA电泳发现含A等位基因的DNA片段能与转录因子特异的结合,初步证实本试验扩增片段对基因的转录存在一定作用。【结论】GHRL基因与鸡生长和屠体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鸡 ghrelin基因 生长性状 屠体性状 关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