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库-源调节对沙糖桔源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沙糖桔为材料,在果实膨大期通过去果处理降低库力,同时设留果作对照,环剥1年生春梢结果枝和保留相同数量叶片严格控制光合产物的交流,并对源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去果调节库-源关系后对沙糖桔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果减库显著降低沙糖桔叶片的Pn、Gs和Tr,而对饱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率(WUE)影响不大;库-源关系的改变不影响沙糖桔叶片Pn的日变化曲线,仍然表现为典型的"双峰"曲线,首峰、次峰分别在上午8:00及下午14:00时出现,且均无明显光合"午休"现象。


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及研究利用现状
《广东茶业 》 2009
摘要:凤凰单丛茶是我国名优乌龙茶的主要代表之一,产自潮安县凤凰镇。本文主要就凤凰单丛茶的产业发展、栽培管理技术特点以及研究利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凤凰单丛茶今后的发展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辣椒苗期耐热耐湿鉴定方法的研究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各生理指标的耐逆系数为衡量辣椒单项耐逆能力大小的指标,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辣椒不同品种(系)耐热耐湿性予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将10个供试品种(系)按耐热耐湿由强到弱划分为4级:高度耐热耐湿(I)、中度耐热耐湿(G、J、W、H)、不耐热耐湿(C、E、F、K)和极不耐热耐湿(D)。几种关于辣椒品种(系)耐热耐湿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利用耐热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间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其他辣椒品种(系)耐热耐湿性大小。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与Cd~(2+)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抑制作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MTT法检测了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Cd2+及二者相互作用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了PC-3形态的变化;采用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试剂盒检测了PC-3细胞凋亡;利用ESR法检测了PC-3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表明,EGCG与Cd2+都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二者都可改变细胞的外观形态;80μmol/L的EGCG处理并未观察到凋亡的PC-3细胞,20μmol/L的Cd2+处理主要导致PC-3细胞坏死,而80μmol/LEGCG与20μmol/LCd2+共存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EGCG参与的处理都降低了PC-3细胞膜的流动性。
关键词: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 Cd2+ 前列腺癌PC-3细胞


籼稻稻米品质性状遗传特点新解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9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丝苗型籼稻优质品种七丝占与抗稻瘟病品种外选35为亲本杂交,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法构建了含543个株系的重组近交系(RILs)群体,并分析了群体中各株系包括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共7个稻米品质性状的基因分布频率和性状相关性。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推测RILs群体中7个性状都符合2个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并存在4类遗传频率分布:(Ⅰ)两亲本间有极端差异的2个等位基因分离,其中一个亲本含2个增效等位基因,另1个亲本为2个减效等位基因的杂交类型,直链淀粉含量性状属于该分布类型;(Ⅱ)2个亲本各有1个增效等位基因,表现为2个中等值材料的杂交类型,包括的性状类型为透明度和垩白大小;(Ⅲ)两个较低值亲本杂交类型,实际上2个亲本共同有1个减效等位基因,另有1个等位基因的差异,相应性状为垩白度和垩白粒率;(Ⅳ)2个较高值亲本杂交,2个亲本各有1个增效等位基因,另有1个等位基因的差异,包含性状为整精米率和胶稠度。各性状间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这4个性状存在2个等位基因的高度连锁(75%);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大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垩白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垩白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我国花生青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枯病是植物的重要病害之一,综述了青枯雷尔氏菌的分类的地位,1996年被命名为Ralstonia solanacearum.E.F Smith,它被区分为4个生化型;另一个亚分类系统是生理小种,按不同来源菌株对不同植物种类的致病性差异鉴别为4个生理小种,花生青枯病菌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其分类对植物抗病育种具有指导作用。综述了我国在抗青枯病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


中药体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测定了黄芪、板蓝根等6种中药在细胞安全浓度范围内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药物的最大无毒作用浓度为黄芪12.5 mg/mL、板蓝根3.125 mg/mL、甘草3.125 mg/mL、山楂3.125 mg/mL、鱼腥草1.526 mg/mL、青蒿1.526 mg/mL。先加药物后加病毒时,6种中药的保护作用均显著;先加病毒后加药物时,鱼腥草的作用比较稳定,而板蓝根在3.125 mg/mL、1.562 mg/mL保护率较高;药物与病毒孵育后加药,板蓝根在3.125 mg/mL、1.562 mg/mL的作用比较明显。
关键词: 中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抗病毒


阳江稻瘟病圃中水稻品系的抗瘟性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抗性鉴定技术对2002~2007年间4 029份次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1 594份次表现抗病,2 435份次表现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39.56%和60.44%。并就如何改进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提出了见解,讨论了稻瘟病抗性评价在品种审定、抗病育种和安全生产上的意义。


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鸡粪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植物性饲料中大部分磷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生产上往往添加一定无机磷,容易造成禽畜粪中的磷累积,提高环境磷污染风险。为保证种鸡日粮磷需求前提下降低鸡粪磷排放量,设计0、300、500IU植酸酶用量与0.4%、0.3%、0.2%有效磷含量的不同组合日粮进行种鸡饲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日粮对鸡粪磷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植酸酶对鸡粪中总磷、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但显著降低鸡粪植酸磷含量。鸡粪总磷、植酸磷、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则随日粮有效磷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其中,以0.2%有效磷日粮处理鸡粪总磷、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最低,0.2%有效磷+500IU植酸酶日粮处理鸡粪植酸磷含量最低。因此,在生产上降低有效磷含量的同时添加适量植酸酶可以降低鸡粪磷盈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