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08年引进国外水稻品种在广东的评价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8年国际水稻所提供的67份国际灌溉稻观察圃(IIRON)材料,在广州进行了田间评价试验,从中选择出熟期适合、产量高、米质好等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以供水稻育种利用。


甜玉米亚洲玉米螟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otter喷雾法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乐斯本对亚洲玉米螟的致死作用明显,处理72 h后致死率均超过90%;乐斯本.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致死作用次之,致死率分别为87.8%、78.9%。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药剂筛选结果相吻合,以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乐斯本的防效最好。大田防治示范试验进一步表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是防治甜玉米亚洲玉米螟的高效药剂。


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营养调节
《现代渔业信息 》 2009
摘要:从营养学角度研究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是新兴的交叉课题,日益成为水产动物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简要地概述了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糖类、类胡萝卜素、饲用微生物、中草药八类物质与水产动物免疫功能方面的关系。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土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传统的纯培养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土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下真菌数量的变化规律是蔬菜连作模式>休闲轮作模式>"123种植模式";真菌数量在土层深度上基本都表现为0~15 cm>15~30 cm。不同种植模式下DGGE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15 cm、15~30 cm土层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菜稻菜模式"(RVCs)>"休闲轮作模式"(FRCs)>"蔬菜连作模式"(VCCs)。


蔬菜种子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种子世界 》 2009
摘要:针对蔬菜种子市场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文从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与种子生产的研究、良种生产过程控制、采后加工处理、种子质量检测、人员培训和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几个方面阐述了蔬菜种子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速溶龙眼粉加工的酶解提取与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速溶龙眼粉的加工技术,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龙眼干中可溶性固形物酶解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其提取液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龙眼果肉干(含水率13.62%)为原料,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同时酶解提取,pH3.1,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160min,果胶酶用量0.6‰,纤维素酶用量0.15‰,龙眼干中可溶性固形物得率达85.26%;当酶解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浓度达25%时,采用喷雾干燥法,选取麦芽糊精为助干剂,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0.8:1,热风温度185℃,热风流量26.47m3/h,入料流量0.20L/h,在此条件下,龙眼粉得率为48.58%,含水率<5%,水溶性良好,色泽风味佳。由此说明,以龙眼果肉干为原料采取酶解提取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工艺可有效加工速溶龙眼粉。


越南玉米产业发展概况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越南发展玉米的自然条件、玉米发展历程和国家育种、栽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玉米产业的国际合作提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