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续)
《中国茶叶 》 2009
摘要:4.茶叶研究机构对中国红茶产业发展的科技贡献民国初期,福建崇安、安徽祁门和广东鹤山等地曾经设立国立茶树改良场;中山大学设立茶蔗部,开启了中国官方的茶叶科学技术研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红茶产业与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位于浙江省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茄子果皮颜色相关联的AFLP及SCAR标记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找与茄子皮色或果皮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验混合品系法(bulked lines analysis)在筛选分子标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技术,以具有不同果皮颜色的茄子及近缘种为材料,采用单株检测和混合品系法分别筛选与茄子果皮颜色相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对58份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单株检测(亲缘关系分析),筛选到了1个与茄子紫红、紫黑果色相关的共显性标记。测序结果表明,片段长度分别为107和108bp,为发生插入/缺失突变的同源序列;将其转化为SCAR标记,对136份茄子材料进行验证,在其中111份紫红、紫黑皮色材料中,相关符合率为90%,在白色及绿色材料中表现为不规律分布。最后以混合品系法,在两池内进一步筛选到了6个多态性标记,对6个标记进行单株验证,确定了它们与紫红、紫黑果色相关。【结论】本试验所获得的SCAR标记、AFLP标记可以用于茄子果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茄子 果色 花青素 混合品系法 AFLP标记 SCA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探讨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2009
摘要:该文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贡献率低的情况,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以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为核心的联合型转化模式及企业自主应用研发模式3种转化途径,并进行了剖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氨酸对仔猪肠道黏膜发育的调控
《饲料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肠道是动物重要的消化吸收场所,也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表面积最大的器官。肠道组织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层位于肠道的最外层,直接与肠道中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接触,是机体阻止肠腔内细菌入侵和毒素吸收的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弘扬茶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茶叶通讯 》 2009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资源最丰富、茶文化最深厚的国家。茶在中国始终扮演着社会交往的最佳礼物和媒介,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茶文化的本质是"和谐文化",它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彼此尊重,加强交流,启发人们感悟身心的统一。大力弘扬茶文化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笔重要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lg(v)=0.4467+1.1287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小蛀果斑螟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小蛀果斑螟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3.2825/m+0.047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