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Basmatic370突变体BTX抗稻瘟病遗传分析及基因标记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CSCD

摘要:BTX是由Basmatic370突变而来的优质抗源籼稻品种,它对稻瘟病菌(Man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具有广谱抗性。为了挖掘和定位BTX含有的稻瘟病抗性基因,首先利用7个对丽江新团黑谷(LTH)致病,但对BTX非致病的稻瘟病菌株95-59a、98-288a、00-193a、05-20a、05-135a、06-138a和RB6分别接种以BTX为抗性供体、LTH为感病亲本获得的102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其中3个菌株95-59a、98-288a和05-20a在RILs后代群体的抗感比率符合R:S=3:1,其抗性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而其余4个菌株00-193a、05-135a、06-138a和RB6在RILs后代群体的抗感比率符合1R:1S,它们的抗性由一对基因控制。本研究选用致病谱较广的菌株00-193a进行抗性基因标记定位,旨在鉴定出对华南稻区具有广谱抗性的稻瘟病基因。用菌株00-193a接种由BTX和LTH杂交获得的F2群体后代个体,F2后代群体的抗感比率符合R:S=3:1,表明BTX对接种菌株的抗性受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并由此构建了由400个极端感病个体组成的作图群体用于基因的分子定位。选用250个平均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对由00-193a接种的RILs群体构建的抗病池和感病池进行筛选和连锁分析。结果发现,位于第11染色体上的1个微卫星标记RM224与抗性基因连锁。进一步连锁分析表明,共有5个标记RM27181、RM27272、RM224、RM27334和RM37363与目的抗性基因Pibt(t)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7.74cM、1.50cM、0.25cM、10.59cM和13.24cM。基因被初步定位于RM224和RM27334之间约10.84cM的遗传区域。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基因 遗传分析 SSR 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早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天优103特征特性及其制种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天优103的特征特性,从准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田间高产群体结构、适时赶粉、去杂保纯等方面介绍了其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天优103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泥炭土基质对菠萝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菠萝组培苗移栽到泥炭土基质和河沙基质中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150 d,泥炭土和河沙2种基质处理的菠萝组培苗的根长差异不显著,但叶片数、叶长、株高、生根条数、根重及地上部重量差异极显著;移栽后60 d,泥炭土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达96.3%,而河沙基质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为81.7%,说明2种基质均可用作菠萝组培苗移栽后的栽培基质,但从综合效果来看以泥炭土基质较好。

关键词: 菠萝 组培苗 栽培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玉两优16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玉两优16(玉S/N16)的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玉两优16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高州野生稻应用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简称"高野",下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以217份高野保存材料为对象,结合按居群分类和系统聚类选择的方法,通过多重比较认为20%为最佳取样比例,从中筛选出了43份材料作为应用核心种质。对表型保留比例、表型方差、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极差符合率、均值符合率、标准差符合率等重要检验指标的分析表明,该应用核心种质很好地代表了总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幅度。利用34对SSR引物对应用核心种质进行分析表明,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879,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0.656,基因杂合度达0.558,76.7%的材料在遗传背景上不同,且各居群材料相对较为独立。高野应用核心种质的筛选为该资源的高效研究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应用核心种质 表型 遗传背景 SSR

2008年度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省是我国栽种甘薯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南方最大的甘薯产区。以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对2008年度广东省甘薯生产及区域分布、供需、加工、进出口以及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广东省甘薯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广东省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甘薯 广东省 产业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年度广东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然而,近年来国内名茶大量入粤,不少产区的种植面积萎缩,茶叶出口量也呈现连续5年下滑的局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做好茶叶发展规划、提高茶产业的组织化和国际化水平、重视茶叶科技创新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茶叶产业 发展 科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

蚕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叶多酚有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毒性的作用,为桑叶中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开发价值的成分之一。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桑叶多酚提取工艺中原料溶剂乙醇的浓度,以及原料的质量浓度、原料溶液pH值、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提取条件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桑叶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各因素中,对桑叶多酚得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原料溶液pH值>原料的质量浓度>溶剂乙醇的浓度。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70%乙醇作原料溶剂,原料质量浓度0.025g/mL,原料溶液pH值4。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从桑叶中提取桑叶多酚的质量比为16.11 mg/g。

关键词: 桑叶 多酚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腺苷酸对猪脂肪沉积的影响

养猪 2009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学者和医生建议人们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减少罹患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可能,因此含有少量脂肪和胆固醇的动物性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