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粤广丝苗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稻米 2009

摘要:粤广丝苗是一个高产、稳产,且高抗稻瘟病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好,叶姿挺直,成穗率和结实率较高,后期熟色好。在2005、2006年晚季广东省区试中产量都比对照粳籼89增产,其中2006年达显著水平。广东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75.56kg/667m2,列参试圃第一位。米质主要指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应性较强。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常规稻 粤广丝苗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表型参数及SRAP标记的广东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表型鉴定与SRAP分子标记,对25份广东茶树种质和5份对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利用Pearson相关和Farthest neighbor方法对其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2.15%,其中茸毛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2.41%;芽叶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18.52%.经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30份样本可分为4组:第1组有17个品种,第2组有10个品种,第3组为云南大叶种和凌云白毛茶2个对照品种,第4组仅海南大叶种1个对照品种.利用21对SRAP引物对茶树基因组DNA进行研究,共扩增出127条带,其中114条为多态性带,占88.67%;平均每个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6.05条和5.43条.当遗传距离为0.39cm时,茶树种质可分成A、B、C3类,其中A类占83.33%;当遗传距离为0.31cm时,又可将A群划分为Ⅰ、Ⅱ、Ⅲ3个亚群,其中第Ⅰ亚群包括13个品种,第Ⅱ亚群包括2个品种,第Ⅲ亚群包括10个品种.依据SRAP标记的聚类与表型性状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的干扰素系统及干扰素功能

现代渔业信息 2009

摘要:干扰素系统是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一道重要防御系统,它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其他非特异性免疫协同作用抵抗病毒的侵染。在干扰素系统中产生的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其作用是通过对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抗病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将对鱼类的干扰素系统及干扰素功能作综述报道。

关键词: 鱼类 干扰素 干扰素系统 干扰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条件对香菇甲醛含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的木屑种类、香菇品种、出菇管理模式等对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香菇的主要原料木屑中存在微量甲醛,树种不同其甲醛含量不同;不同树种木屑培养料栽培获得的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且明显低于木屑中甲醛含量;香菇不同品种间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栽培模式不同,香菇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大棚式栽培最低,为15.10 mg/kg,层架式栽培模式为16.50 mg/kg,覆土式栽培模式最高,达22.13 mg/kg。

关键词: 香菇 甲醛含量 栽培技术 木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B_1在水产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维生素B1对水产动物的营养作用、水产动物对维生素B1需要量以及缺乏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维生素B1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产动物 维生素B1 营养作用 需要量 缺乏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灵芝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综述了我国灵芝人工栽培的研究现状,包括灵芝的栽培原料、栽培技术及其营养成分等,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了目前灵芝人工栽培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灵芝 栽培原料 栽培技术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恶性杂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恶性杂草马齿苋种子的萌发特性,本文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水势、盐分及土层深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种子在光照L∥D=14h∥10h、温度白天32℃,晚上28℃的变温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92%。马齿苋种子萌发适宜的酸碱度范围较宽,在5

关键词: 马齿苋 温度 光照 pH 水分胁迫 盐胁迫 土层深度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梅新品种‘新白梅’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白梅’是从实生果梅‘火梅’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早果、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果实大小较整齐,外观好,果肉细脆,风味浓酸,K、Ca、Mg等碱性矿物质含量高。

关键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年广东省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是我国香蕉最大产区,香蕉生产已从传统的小生产种植,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广东省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广东香蕉生产与国内主产区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已形成了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概述了国内外香蕉产业生产贸易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广东香蕉生产现状、供需情况,并运用季节指数趋势法对2009年香蕉价格进行预测,以及结合香蕉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香蕉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群分离分析法在作物分子标记研究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CSCD

摘要:分子标记的获取有助于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的图位克隆。集群分离分析法是快速有效地寻找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经典方法,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中。其原理简单、方便经济,与近等基因系分析法相比具有一些特有的优势。本文介绍了集群分离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并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物种基因组大小的影响、非目的标记的产生、以及如何构建DNA池等。同时概述了集群分离分析法在F2代、回交、双单倍体、重组自交系等不同分离群体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不同分离群体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描述了集群分离分析法对池内基因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应用前景。总之,我们期望通过本文为集群分离分析法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集群分离分析法(BSA) 分子标记 分离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