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肃桃种业"十四五"发展思考
《寒旱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促进甘肃桃产业健康高效发展,通过总结"十三五"甘肃省桃种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分析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定位和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桃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桃种质资源深入评价和种质创新、桃优良新品种选育、桃新品种联合区试、坚持品种保护及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指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的重点科研方向.最后从稳定经费支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育繁推联合体"的发展;加强果树种业人才培养,稳定果树育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桃 种业 十四五 发展对策 研究重点 保障措施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高原蔬菜十大主推技术(十) 高原喜冷凉蔬菜膜下滴灌生产技术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河西走廊、沿黄灌区集成示范了一套高原喜冷凉蔬菜膜下滴灌生产技术,和常规漫灌相比,该技术可实现局部精准灌溉,每667 m2节约用水量4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约15百分点,土地利用率提高6百分点左右,蔬菜产量增加5%以上。我国高山高原蔬菜主产区的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利用情况差异较大,水利灌溉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为实现节水、节肥、节本、增产、增收、增效的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利催熟去青皮对鲜核桃冻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乙烯利催熟去青皮的生产操作在鲜核桃冷冻—解冻复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将青皮核桃手工采摘后进行乙烯利催熟堆沤去皮,同时以自然堆沤去皮为对照(CK),脱除青皮后置于温度为-7~-5℃、湿度为85%~95%的恒温冷冻库中进行冻藏,并分析冷冻—解冻复鲜后鲜核桃核仁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油脂品质等.结果:-7~-5℃冻藏条件下,乙烯利催熟去青皮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脱青皮鲜核冻藏前期种仁、种皮的褐变速度,冻藏10个月后,经乙烯利催熟后脱去青皮的鲜核桃,其种壳色泽、种皮色泽和种仁风味得分分别为73.48,74.56,77.26,核仁含水量、总脂肪含量、酸价、碘值、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分别为22.07%、49.74%、0.62 mg/g、145.31 g/100 g、3.62 meq/kg 和169.53 mg/g,与人工去青皮鲜核桃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能够保持种仁较好的感官和营养品质.结论:乙烯利催熟可用于脱青皮鲜核桃冷冻贮藏保鲜的前处理工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锈丰产冬小麦品种兰天36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6号是以周麦17号为母本、兰天23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4—2016年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有11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656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13.0%.在2016—2017年度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折合产量728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10.0%.该品种表现早熟、矮秆、分蘖力较强、落黄性好、抗倒伏.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免疫、对白粉病和秆锈病表现高抗,综合抗病性较好.适宜在甘肃省天水、陇南等地川水地、川旱地和浅山地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区域种植.
关键词: 小麦;兰天36号;丰产性;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温度条件的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硅窗面积的筛选及验证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贮藏温度和硅窗面积两个关键参数对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确定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最优参数组合,本实验以甘肃特色高原蔬菜——耐寒优秀西兰花为材料,首先研究3个贮藏温度4、2、0℃下,以温度对应的理论硅窗面积值12、8、6 cm2的硅窗袋包装处理西兰花各5 kg,并在每个温度下设无硅窗聚乙烯(polyethylene,PE)袋包装作对照,测定各个处理组的西兰花在25 d贮藏期内的生理指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硅窗袋包装比普通PE袋包装西兰花的保鲜效果好,2℃下硅窗面积为8 cm2的硅窗袋包装较4℃下硅窗面积为12 cm2和0℃下硅窗面积为6 cm2的硅窗袋包装的保鲜效果好。为验证理论硅窗面积值设定的合理性,在筛选出的最适温度2℃下,进一步研究以不同硅窗面积6、8、10 cm2的硅窗袋包装处理后的西兰花在25 d贮藏期内的生理指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硅窗面积为理论值8 cm2的硅窗袋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要优于6、10 cm2,说明参数筛选实验中理论硅窗面积的设置是合理的。本研究可为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保鲜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兰花 硅窗气调包装 贮藏温度 硅窗面积 筛选 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施对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明基质槽培番茄高产优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方法]在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条件下,以番茄品种吉诺比利为试材,采用氮磷钾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共计20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然后以氮、磷、钾肥施用量的编码值为自变量,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综合评分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氮、磷、钾肥与番茄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氮、磷、钾肥进行主效因子、单因子以及互作效应分析,最终确定了番茄高产优质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结果]建立了氮、磷、钾肥施用量编码值与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经F检验可知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主效因子分析结果显示,3种肥料因子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以氮肥最大,钾肥次之,磷肥较小,表明氮是影响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首要因素。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均先增加后降低。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氮磷、磷钾、氮钾之间的互作效应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利用模型决策分析表明,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基质槽培番茄目标产量大于80 000 kg/hm2时的施肥方案为:N 284~367 kg/hm2,P2O5 173~228kg/hm2,K20 437~566 kg/hm2;番茄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311~407 kg/hm2,P2O5 221~291kg/hm2,K2O 454~592 kg/hm2。[结论]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大于80 000 kg/hm2、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施肥方案为:N 311~367 kg/hm2,P2O5 221~228 kg/hm2,K20 454~566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量之比约为1:0.66:1.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烂茎线虫不同群体致病性差异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来源腐烂茎线虫致病性差异,采用盆栽试验,对分离自马铃薯(DXP2、HLJP1和SXP1)、党参(TCC1)和当归(WYA3和HZA3)的6个群体进行致病性测定.每个群体分别接种马铃薯、甘薯和党参(500条/盆,3个重复),60 d后统计病情级别和繁殖系数.结果表明,6个群体均可侵染马铃薯,4个群体可侵染甘薯,所有群体均未侵染党参.不同群体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马铃薯线虫群体对甘薯和马铃薯具有较强致病性,党参线虫群体可侵染马铃薯和甘薯,但病情级别和繁殖系数较低.当归线虫群体只侵染马铃薯,且致病性和繁殖系数极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株HMQ20YJ11的筛选鉴定及对辣椒疫病的抑制评价
《寒旱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辣椒疫病是困扰世界辣椒产业的一个严重而持久的问题,难以通过化学和农业手段加以控制.为筛选出具有防控疫病应用潜力的本地可培养有益细菌,从民勤盐碱化土壤中分离到42株生防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HMQ20YJ11 对 9 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通过 16S rRNA基因、gyr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HMQ20YJ11为萎缩芽孢杆菌.菌株HMQ20YJ11 能够产生α-淀粉酶、氨、纤维素酶、吲哚-3-乙酸、果胶酶、蛋白酶、铁载体和溶解磷酸盐.在温室条件下,与未处理对照相比,菌株HMQ20YJ11可显著降低疫病的严重程度.田间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菌株HMQ20YJ11可显著降低疫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防治疫病的潜力.由此可看出,菌株HMQ20YJ11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可作为潜在的生物防治菌剂加以应用.
关键词: 萎缩芽孢杆菌 拮抗活性 筛选 鉴定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