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红竹3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红竹3号"是以茎肉翠绿、抗病性强的紫叶莴笋"红竹"为母本、以晚熟耐抽薹的绿叶莴笋QH13-9为父本杂交后,利用系统选育法,经过连续6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甘肃冷凉区春季露地栽培从播种至初采收期约75 d;叶椭圆形、紫红色、多皱,株高53.4 cm,肉质茎长棒型、茎粗约4 cm、茎皮紫斑明显、茎肉翠绿色,笋味浓郁、富含铁、钾、锌等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抗病性强.平均单株质量约0.75 kg,每667 m2产量4500 kg以上,叶量少,可适当密植.适宜甘肃冷凉区及相同气候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叶莴笋;红竹3号;耐抽薹;系统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在陇东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种植的饲用黑麦新品系。试验测定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C12、C13、C14、C15、C32和C39)的株高、枝条数、茎粗、叶片数、穗长、穗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含量、干物质消化率(DMD)和相对饲喂价值(RFV)等指标,筛选适宜陇东地区种植的饲用黑麦新品系。结果显示: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的鲜草产量介于38.05~41.75 t/hm~2之间,干草产量介于14.81~17.96 t/hm~2之间,其中鲜草产量以C39最高,C15居第2位,干草产量以C15最高,C39居第2位;CP含量以C14最高,为10.76%,EE含量以C32最高,为5.81%,DMD和RFV以C39最高,分别为58.59%和83.05,NDF和ADF含量以C39最低,分别为65.61%和38.93%。通过隶属函数法对饲用黑麦新品系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在陇东地区的综合排序为C15>C39>C14>C12>C32>C13。研究表明,饲用黑麦新品系C15和C39适宜在陇东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毒力和拌种防效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马铃薯黑痣病高效防控技术,本研究选择240 g/L噻呋酰胺SC、20%嘧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ME、0.3%四霉素AS、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1%申嗪霉素SC等6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拌种防效试验.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1%申嗪霉素SC、20%嘧菌酯WG、0.3%四霉素AS、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等4种杀菌剂的抑菌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004 4、0.233 6、0.256 2 μg/mL和0.475 2 μg/mL.田间拌种结果显示,0.3%四霉素AS 100 mL拌100 kg种薯,对马铃薯出苗略有抑制作用;3种生物杀菌剂拌种,均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地中茎黑痣病和薯块黑痣病均有明显的防效,除0.3%四霉素AS处理外,其他5种处理均有显著的增产功效,其中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处理的防效和增产率最高,对马铃薯地中茎黑痣病和薯块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69.18%和50.04%;增产率为17.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抗寒性研究进展
《甘肃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综述了桃树抗寒相关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桃树抗寒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桃树的抗寒性机理和培育抗寒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桃;低温;生理生化;分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由粉红粘帚霉引起的青稞根腐病(英文)
《微生物学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根腐病在青稞生产中的危害日趋严重,阻碍了青稞根腐病的有效防控及青海省青稞产业的发展。然而人们对青稞根腐病的研究甚少且病原菌不详。[目的]明确青稞根腐病发生的危害、病原及致病性,为青稞根腐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分离青稞根腐病病原,通过形态鉴定与分子鉴定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烧杯水琼脂法测定其致病性。[结果]共分离得到4株青稞根腐病病原菌,鉴定为Clonostachys rosea,有较强的致病性且致病性差异显著,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青稞根腐病病原菌,并且是一种新的青稞根腐病病原,该类根腐病也是一种新的根腐类病害,在国内外属首次发现。[结论]Clonostachys rosea可引起青稞根腐病且致病性强。
关键词: 青稞 Clonostachys rosea 根腐病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区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折合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7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6.00%;陇薯9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0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4.11%.陇薯9号、冀张薯12号商品薯率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加10.0、7.6百分点.可见冀张薯12号和陇薯9号折合产量高、商品薯率高,且商品性优良、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及其生态类似区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陇东旱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方基质对西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旱砂田西瓜栽培的育苗基质配方,以西瓜品种硒砂瑞宝为供试材料,以V草炭?V蛭石=2?1的传统育苗基质为对照,在此基础上添加0.3%的保水剂、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和缓释肥配成9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对西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幼苗生理生长指标总体表现出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随缓释肥比例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T8处理的西瓜幼苗生理生长指标最优,与CK相比,植株茎粗、茎叶鲜质量分别显著提高15.45%、82.49%;总根长、根表面积分别显著提高42.73%和95.57%,壮苗指数显著提高79.78%.因此,T8(V草炭?V蛭石=2?1,10%鸡粪+0.6%缓释肥+0.3%保水剂)为旱砂田西瓜最优育苗基质配方.
关键词: 西瓜;有机肥;缓释肥;保水剂;幼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桃自根砧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逆机理研究
《寒旱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砧木的抗旱能力直接影响桃品种生长发育,选择适宜抗旱性桃砧木对桃产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阐明不同桃砧木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机制,以 5 种桃砧木扦插苗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方式,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 5 种桃自根砧的叶片水分特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酶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加重,5 种砧木相对含水量、临界含水量下降,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及需水程度上升,组织密度和自由水含量逐渐减少,束缚水含量则增大,持水能力、组织水势和耐旱系数下降.各干旱胁迫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其中随干旱程度加重,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增加趋势,SOD活性、CAT活性也均呈提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变化不尽相同.综合隶属函数分析可知,桃自根砧品种间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樱桃李 5号、RA、樱桃李 3 号、GF677、樱桃李 1 号.
关键词: 桃自根砧木 干旱胁迫 叶片含水量 生理生化特性 抗旱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