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种植密度和灌溉定额对机采棉田土壤盐分特征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非充分或欠灌条件下增加植物密度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棉花节水生产技术,特别是在干旱且生育期很短的中国新疆棉区.增加种植密度能够增加冠层覆盖度,增加总耗水量,改变根区的盐分分布.本研究开展了种植密度(低密度M1,13.5万株·hm-2;中密度M2,18万株·hm-2;高密度M3,22.5万株·hm-2)和灌溉定额[重度亏缺W1(50% ETC,作物需水量),3150 m3·hm-2;轻度亏缺W2(75% ETC),4050 m3·hm-2;充分灌溉W3(100%ETc),4980 m3· hm-2]互作的大田试验,分析了其对0~ 60 cm土壤盐分含量、均匀系数、表聚系数、变化量和脱盐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盐分的含量和表聚系数均显著降低,而盐分分布均匀性增加;增加灌溉定额能降低不同种植密度的土壤含盐量,但盐分分布由"膜内底聚型"逐渐向"膜内表聚性"转变,且盐分分布均匀性则明显降低;不同处理下盐分变化和脱盐率均具有显著差异,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盐分变化和脱盐率逐渐降低;而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则完全相反;以低密与轻度亏缺灌溉、中密与充分灌溉、高密与充分灌溉组合的盐分变化量和脱盐率最高,分别是0.041 g· kg-1和18.2%、0.041 g· kg-1和25.6%、0.055 g· kg-1和30.50%.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盐分的变化对不同灌溉定额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致;在灌溉定额为3150~4050 m3·hm-2(50% ~ 75% ETc)时,推荐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灌溉定额为4980 m3· hm-2(100%ETc)时,种植密度为18~22.5万株·hm-2,可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有效降低土壤盐渍化水平,且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甜瓜锶同位素、矿质元素特征及产地溯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甜瓜产地判别模型,为甜瓜原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依据。采集新疆哈密、吐鲁番、巴州和阿克苏的甜瓜样品,采用热电离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锶同位素m(87Sr)∶m(86Sr)和多种矿质元素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对新疆不同产地甜瓜进行判别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哈密甜瓜铝、铁和铷的含量显著高于吐鲁番、巴州和阿克苏等地;巴州甜瓜钙和钠的含量显著高于吐鲁番、哈密和阿克苏等地。巴州和阿克苏甜瓜m(87Sr)∶m(86Sr)显著高于哈密和吐鲁番。选取m(87Sr)∶m(86Sr)和8种矿质元素(钙、钾、钠、钒、铬、镍、砷和铷)建立的判别模型,4个产地甜瓜回代检验、留一交叉验证的整体判别率分别为100%、93.8%。利用m(87Sr)∶m(86Sr)和多种矿质元素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新疆不同产地甜瓜判别可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中亚生态区核桃(Juglans regia L.)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结构分析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个中亚国家共6个区域核桃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6个区域的137份核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利用14对引物共检测到130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6~13,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9.285 7个等位位点;14个SSR位点的占比范围为0.625 7~0.865 1,平均值0.763 4;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0.459 8;种群总基因多样性(Ht)平均值为3.248 1;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平均值为2.108 9;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范围为0.057 8~0.406 8,平均值为0.259 5;基因流(Nm)平均值为3.017 4;各个等位基因频率整体分布不均匀。UPGMA聚类结果显示,137份供试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5时分成3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共42份,包括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16份,中国新疆和田地区21份,吉尔吉斯斯坦5份;第二类群共44份,包括中国新疆伊犁地区12份、吉尔吉斯斯坦32份;第三类群共51份,包括中国新疆喀什地区19份、塔吉克斯坦13份和中国新疆伊犁地区19份。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居群间亲缘关系的距离,总体分布与地理分布有关,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换。聚类结果与居群间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结果一致。【结论】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中亚生态区不同地理分布的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为揭示中亚生态区核桃种群结构及传播途径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微生物学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常会污染谷物和饲料,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生物脱毒作为理想的去除ZEN的方法,广受关注,然而相关菌株较少,仍有待进一步筛选。【目的】明确一株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生物学分类地位,并优化其赤霉烯酮降解菌降解条件。【方法】通过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开展了相关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和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动力曲线的绘制。【结果】实验菌株WLB-29经鉴定为斯塔普氏菌属(Stappia),其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上登录号为MT196321,该序列与模式菌株Stappia indica B106T相似性最高为97.47%,初步确定为斯塔普氏菌属潜在新种。单因素优化表明,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LB培养基、37°C培养、pH 8.0、2%接种量和玉米赤霉烯酮初始浓度为10mg/L,在此条件下培养144h后,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2.56%。【结论】菌株WLB-29具有较好的ZEN降解作用,为进一步解析菌株降解ZEN作用机理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菌株开展ZEN的生物脱毒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小麦籽粒灌浆动态差异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在4个不同生态区籽粒灌浆动态表现差异。【方法】在4个不同生态区域内,以新疆8个不同筋力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灌浆期籽粒干物质量动态变化,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计算出一系列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分析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灌浆动态表现差异。【结果】8个参试品种理论最高籽粒干物质量(K值)整体表现为(2.861±0.365) g/穗,籽粒终干物质量与K值比整体降幅13.37%~25.26%;参试品种新春40号初花期后13.24 d最早进入快速灌浆起始期,新春46号初花期后15.17 d最晚进入快速灌浆起始期,新春11号(14.66±0.4) d在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起始期性状表现最稳定;新春6号初花期后25.25 d最快到达快速灌浆终止期,新春26号初花期后29.07 d最晚到达快速灌浆终止期,新春38号(26.86±0.48) d在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终止期性状表现最稳定;快速灌浆持续期平均表现中,新春6号快速灌浆持续期最短为11.10 d,新春26号快速灌浆持续期最长为14.08 d,新春40号(12.97±0.45) d在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持续期性状表现最稳定;新春6号最大相对灌浆速率最高0.17 g/(穗·d),出现在初花期后19.51 d;新春11号最大相对灌浆速率最低:0.12 g/(穗·d),出现在初花期后18.27 d; 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起始期与快速灌浆终止期平均表现(初花期后天数):军户<焉耆<额敏<阿勒泰; 4个生态区快速灌浆持续期的平均表现(天数):阿勒泰<额敏<焉耆<军户; 4个生态区最大灌浆速率(Vm)的平均表现:焉耆(0.11 g/(穗·d))<军户(0.13 g/(穗·d))<额敏(0.15 g/(穗·d))<阿勒泰(0.17g/(穗·d))。【结论】参试主栽品种穗粒数平均表现低且整体表现变异幅度大,新疆春小麦品种穗粒数对产量贡献有提升空间;不同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因品种特性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及稳定性都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灌浆特征参数变量效应分析表明,快速灌浆起始期和最大灌浆速率地点效应最大,快速灌浆终止期地点×品种效应最大; 4个不同生态区,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中快速灌浆起始期与快速灌浆终止期整体表现具有一致性,其它灌浆特征参数表现各有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microRNA调控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回顾与总结番茄MicroRNA(miRNA)调控其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番茄育种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汇总并对比分析文献数据。【结果】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位于基因组非编码区长约21~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其通过定向降解靶基因mRNA和抑制其翻译,对靶基因表达在转录后水平起调控作用。高通量测序的出现有助于植物miRNAs的数量呈指数增长,使得miRNAs相关数据库种类及数据量日渐丰富。番茄诸多生物学过程都受到miRNA的调控,包括植株形态、器官发育、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干旱、盐、温度和生物胁迫等方面。【结论】miRNAs在番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围绕miRNAs及其靶基因对番茄的调控机制,定向改变番茄果实品质及生长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麦田禾本科杂草化学防除药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春小麦田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质量,评价供试药剂对春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春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药后30 d,7.5%啶磺草胺WG 8.44、11.25和14.06 g/hm2、30%甲基二磺隆OD 45.00、67.50和90.00 g/hm2和70%氟唑磺隆WG 18.90、25.20和31.50 g/hm2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3.65%~100.00%和97.55%~100.00%。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 82.80 g/hm2、15%炔草酯WP 67.50 g/hm2、5%唑啉·炔草酯EC 60.00 g/hm2和3.6%二磺·甲碘隆WG 10.80 g/hm2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2.62%~97.88%和95.66%~98.41%,各处理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药剂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7.5%啶磺草胺WG 8.44、11.25 g/hm2,30%甲基二磺隆OD 45.00、67.50 g/hm2,70%氟唑磺隆WG 18.90、25.20 g/hm2,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 82.80 g/hm2、15%炔草酯WP 67.50 g/hm2、5%唑啉·炔草酯EC 60.00 g/hm2和3.6%二磺·甲碘隆WG 10.80 g/hm2可有效防除春麦田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且对春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新疆黑枸杞红酒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nductively20coupled20plasma20tandem20mass20spectrometry,ICP-MS/MS)分析方法测定新疆黑枸杞红酒中22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黑枸杞红酒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ICPMS/MS测定22种微量元素含量,在MS/MS模式下以O2为反应气体,消除干扰,将检测结果经过适用性验证后运用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该方法检出限0.02~0.3μg/L、相对标准偏差1.22%~2.05%、样品加标回收率89.4%~101.0%,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新疆黑枸杞酒微量元素的测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累计方差贡献率的80.961%来源于前5个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确定Ni、Al、Sn、Sr、Se为新疆黑枸杞红酒的特征元素。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新疆黑枸杞红酒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应用昆虫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评价普通草蛉Chrysoperla carnea幼虫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捕食反应和选择偏好,以明确普通草蛉幼虫对这2种蚜虫的控害能力。【方法】室内设置不同密度的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统计普通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2种猎物的捕食量,研究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相同猎物密度下,普通草蛉2龄、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量均低于麦长管蚜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2种小麦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ollingⅢ功能反应新模型。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9和1.106,大于2龄幼虫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同一龄期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及日最大捕食量大于麦二叉蚜,2龄和3龄幼虫对麦长管蚜的处理时间为0.005 d和0.004 d,均小于对麦二叉蚜的处理时间。普通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高于麦二叉蚜,其中2龄普通草蛉幼虫捕食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最高,为39.200。普通草蛉幼虫对小麦蚜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而降低,对麦长管蚜的搜寻效应高于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搜寻效应的下降趋势大于麦二叉蚜。【结论】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较大的控害潜能,对于麦长管蚜的取食及控制能力高于麦二叉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物料空气动力学特性与风选分离装置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核桃分离装置的清选性能,研究核桃物料空气动力学特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核桃风选分离装置.[方法]以新新2核桃为试验对象,首先对正常核桃与空瘪核桃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获得其悬浮速度,然后设计了核桃风选分离装置,并对风机进行选型计算,确定风机型号和转速范围,最终对该装置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较优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验证其工作性能.[结果]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得到正常核桃与空瘪核桃的悬浮速度分别为28.72、23.26 m/s,确定风机型号为2.5A-CF(A),取风机转速范围为2400~3400 r/min;试制物理装置,并进行正交试验,获得该装置的较优参数组合:风机转速2900 r/min、调风板倾角80°、喂入量900 kg/h,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核桃清选率为98.95%,损失率为1.24%.[结论]该装置有效地提高了核桃清选率,降低了损失率,具备良好的清选性能,可为研制核桃分离装置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