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间作牧草枣林蚧虫群落及其天敌功能团的组成与时空动态
《生态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在太谷地区对间种牧草枣林蚧虫群落及其天敌功能团的组成与时空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枣林蚧虫群落及其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多样性与丰盛度时序动态、时空二位生态位的宽度与重叠以及关联度均有明显(P<0.05)的差异,枣林种草结合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不仅有利于天地功能团的保护合理用,而且对蚧虫的控制,改善枣林生态环境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种草林的寄生性天敌功能团对枣树蚧虫的控制能力要比未种草枣林强。相关性测定表明,天敌群落学的研究可以用功能团来替代物种而进行,它既能反应各类群间的动态关系,又简化了调查分析工作。
关键词: 枣草间作 蚧虫群落 天敌功能团 多样性 生态位 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苗期低温弱光下MDA含量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2份黄瓜材料9507、9517及其配制的BC1、BC2、F1、F2等6个世代,进行低温弱光处理,每天光照处理7.5 h,强度为30μmol·m-2·s-1,约合2 000 lx,白天12℃,晚上8℃,共处理14 d.运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模型方法研究丙二醛(MDA)含量的遗传规律,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表明MDA含量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向效应,其显性效应也均为负向,差异不大.总加性效应与总显性效应均为较大的负向效应.分离世代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均比多基因的遗传率高,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影响占有绝对优势,即低温弱光条件下环境对MDA含量的遗传起很大作用,对于这个性状适于晚代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矮蔓西葫芦新品种东葫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东葫2号是以冬玉经7代自交纯合选育出的02-8A白皮自交系为母本,以国外材料经5代自交分离选出的稳定的绿皮自交系,与国内黑龙江小白皮杂交,再自交纯合得到的早熟自交系9601-4B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丰产半矮蔓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性好,植株后期不早衰;瓜长筒形,纵径23~25cm,横径6~7cm,瓜皮翠绿色,光泽度好;田间表现对病毒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比对照早青一代强。露地栽培每667m2产量4500~5000kg,保护地栽培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适于我国北方露地和日光温室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的研制与应用
《农机化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播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主要包括开沟和划行装置,并对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该机具可较传统人工开沟提高功效4~6倍,并克服了已有进口机具试验开沟播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3年10余种作物应用效果良好,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低,且灵活轻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醇溶蛋白在小麦杂种后代的遗传特点,选用2个小麦杂交组合(苏引10号×晋农190、晋麦47×晋农190),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pH 3.1)对其亲本及后代材料(F1、F2代)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在F1代表现出共显性和倾母性(剂量效应)遗传特点;F2代蛋白谱带发生分离,具体表现为:Gli-13.9、23.2、26.0、34.8、40.2、46.2、50.0、71.5、73.8等9个组分的分离符合一对基因的分离规律,而Gli-12.7、15.7、16.5、19.1、26.9、30.5、30.8、32.2、76.8等9个组分的分离符合两对基因的分离规律;Gli-17.8既不符合一对基因的分离规律,又不符合两对基因的分离规律。这表明前9种蛋白受控于一对基因,后9种蛋白受控于两对基因;最后一种蛋白尚无法确定,需借助双向电泳做进一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支持向量机在农业经济预测中的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预测农业经济产值的方法.利用14年的棉花数据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预测了5年的棉花产量,并对预测结果和实际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经济预测是有效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金属离子对棉花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
《科技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培养基成份是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重要影响因子。除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外源激素外,金属离子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也很明显。本文以棉花MSB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Zn2+、Ni2+、Co2+、Ag+4种金属离子,研究它们对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Zn2+、Ni2+和Ag+能减少最早出愈天数,提高愈伤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而Co2+加入的作用与此相反。Zn2+和Ni2+的加入还能抑制外植体的褐化,但效果不及Co2+。且5μmol.L-1的Zn2+和Ni2+在愈伤的诱导和分化成苗方面具有正向协调作用,是最佳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蚜优良球孢白僵菌BD061-3菌株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利用杀虫微生物防治蔬菜害虫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方法]对11种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萌发率、抗紫外线能力以及对甘蓝蚜虫致死率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优良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对甘蓝蚜虫的生物测定。[结果]11种不同菌株的产孢量、萌发率、抗紫外线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BD061-3菌株产孢量大,萌发率高,表现出较好的抗紫外线能力。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对甘蓝蚜虫的生物测定表明,在温度为25℃左右、浓度为1×108孢子/ml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平均校正死亡率高达93.87%。[结论]球孢白僵菌BD061-3对甘蓝蚜虫有较强的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