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产滴灌带的性能及使用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滴灌是节水灌溉中一项十分有效的技术。薄膜滴灌带的出现为这一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薄膜滴灌带将毛管与滴头合二为一,大大降低了滴灌系统的造价,且具有补偿流量功能,抗堵塞性能较好,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滴灌设备造价高、易堵塞的问题。1986年,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研制了薄膜滴灌带加工设备,并于1987年4月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经过1987年和1988年田间试验,其性能完全符合农艺要求,1988年1月通过自治区级新产品鉴定,为国内首创,并在1990年自治区第三届发明与技术展览会上获银奖。


氮磷配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1992
摘要:3年肥料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配施不仅增加植株茎叶内的氮、磷、钾含量,而且,小麦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N_(30) P_(24)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6.4%,对籽粒加工品质改进也最大。所以,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小麦品质的最佳氮磷配施量是尿素30kg、三料磷肥24kg。以扬花期喷施尿素增加蛋白质效果最好。


生物药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田间试验
《生物防治通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库尔勒香梨是新疆主要特产之一,果实皮薄肉脆,果汁清香甘甜。近年来遭受腐烂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发展。1987~1989年,我们在巴州沙依东园艺场进行了防治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一、供试药剂 抗生素S-921浓缩液(江苏宜兴生物农药厂生产),843-康复剂水剂(山西阳泉曙光化工厂生产),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


埃及的农业生产及农业科研
《新疆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1992年2月中下旬,新疆科委副主任张曰知、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朱树秀和我赴埃及进行农作物联合固氮菌研究考察,访问了埃及农业研究中心、原子能应用中心和艾音夏木斯(AIN SHAMS)大学农学院等6个研究所(系)、10个实验室、4个农业试验场(站),与60余名科技人员进行交流,与埃及艾音夏木斯大学农学院签订了关于开发利用生物肥料合作研究协议书,交换了农作物品种和微生物菌种。此间我们了解到埃及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的一些情况。


对提高新疆陆地棉品质的建议
《新疆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新疆生产的陆地棉,素以色泽白、丝光好、纤维长、品级高而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但随着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出口量的增加,外商对新疆陆地棉品质的要求逐年提高,起初(1985年)主要要求长度,近年又要求高强力和低含糖量.国内京、津、沪等地的用户也提出同样要求.1990年,新疆出口棉花十几万吨,其卜经达586.1MPa、含糖量为微的优质棉不到15%.强力低、含糖量高已成为新疆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疆“七五”期间棉花科研成果
《中国棉花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七五”期间,新疆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总产持续提高,年均植棉35.7万公顷,年均总产30.3万吨。1990年棉田面积达42.7万公顷,每公顷1035公斤,总产超过50万吨。棉花科研生产均取得丰硕成果,培育新品种10个,获得省级奖励13项。现将获奖及审定鉴定的棉花成果简报如下。


博斯腾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初步评价
《干旱区研究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博斯腾湖浮游植物自1987年7月至1989年9月连续进行了12次采样,布设12个采样点,进行了种类组成、种群数量、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等群落生态学的调查和初步研究,并对博斯腾湖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进行了总评和分区评价。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78属131种。浮游植物数量年均达388.19万/升(细胞数)。秋季最高,为786.79%/升,冬季最低,为47.47万/升,春季为265.93万/升,夏季为428.55万/升。秋季各点多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占优势,春、夏季多以绿藻门的骈胞藻占优势。冬季多以绿藻门的栅列藻占优势。甲藻门的飞燕角甲藻为全湖性的广布种,它不因季节和点位改变而变化。硅藻门的种类最丰富。优势种主要是β—中污生物带种,其次是α—中污带种。多样性指数在1.96—2.13之间。从多样性指数和初级生产力计算结果及其它多项指标看,博斯腾湖大湖区水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污染区趋势为:Ⅲ区>Ⅴ区>Ⅳ区>Ⅱ区>I区。博斯腾湖属于绿—蓝甲藻型中营养湖泊。与70年代博斯腾湖浮游植物调查资料对比,表明近年来,人为因素使博斯腾湖富营养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