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研究
《大豆科学 》 1991
摘要:通过对800余份野生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接种鉴定,总结出适合于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的鉴定方法。筛选出植株抗病材料2份,中抗材料11份,其余的材料都表现中等以上的感病。植株抗性与种籽传病率有一定关系但不呈正相关,选出5份种籽传病率稳定表现为零的材料。没有发现能抗大豆花叶病毒东北三个株系的材料。探讨了野生条件下不发或很少发生花叶病毒病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筛选的优异稻种资源简介
《作物品种资源 》 1991
摘要:优良稻种资源是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我们对1989年以前收集保存的稻种资源进行了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鉴定,并对部分品种(系)进行了抗寒、抗稻瘟病鉴定以及营养品质测定。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一些不同类型的优异资源,特摘要介绍,以供育种工作者参考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早熟抗冷耐病水稻新品系吉85冷11-2
《作物品种资源 》 1991
摘要:吉85冷11-2系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1981年以寒2×滨旭选育而成。该品系株高102.9厘米,茎秆坚韧,叶片色绿,分蘖力中强,苗期生育健壮,单株插有效穗10.6个。穗稍大,穗粒数122.5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生态研究 Ⅳ 野生大豆(G·soja)控光和自然条件下开花临界光周期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91
摘要:采用来自53—24°N野生大豆(Glycine soja)26份为材料,在8—18小时八种光照条件下研究并提出了来自各纬度材料在控光条件下的开花临界光周期(CFCP)。分析代表性纬度野生大豆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的光周期变化动态与开花的关系,提出了自然条件下的开花临界光周期(NFCP)。CFCP与NFCP数值近似。50°N材料为16—16.5小时;45°N材料为15—15.5小时;40°N材料为14.5小时左右;35°N材料为14.0小时左右;30°N材料为13.5小时左右;25°N材料为13小时左右;还提出了控光开花临界光周期与结荚期、成熟期、营养器官、结实器官生长之间的密度关系。讨论了确定开花临界光周期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野生大豆(G·soja) 控光开花临界光周期(CFCP) 自然开花临界光周期(NF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膨化饵料饲喂林蛙蝌蚪试验
《特产研究 》 1991
摘要:为减轻饵料对水面的污染,提高蝌蚪饵料的利用率,探索经济实用的饵料调制办法,通过混合饵料与膨化饵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膨化饵料具有体轻、不松散、易撒布、无污染、易啃食、促进蝌蚪生长发育的特点,较混合饵料省食、省事、利用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钾肥防治水稻赤枯病技术研究
《土壤肥料 》 1991
摘要:吉林省水稻赤枯病发生类型有两种,在盐碱土、小井灌溉水稻上发生的赤枯病为赤枯Ⅱ型,是由于缺锌引起的,施锌增产16.6%,在冷浆型草甸土上发生的赤枯病为赤枯Ⅰ型,是由于缺钾引起的,施钾增产17.1%;锌、钾配施对防治水稻赤枯Ⅱ型病害作用明显,对赤枯Ⅰ型病害作用不明显,锌、钾适宜用量与配比为K_2O5公斤/亩:硫酸锌1公斤/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