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仿生秸秆饲料”饲喂生长育肥猪试验研究报告
《中国畜牧杂志 》 1991
摘要:饲料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而人均占有粮食却低于世界水平。因此,开发利用粮食以外的粗饲料资源,缓解饲料紧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对畜牧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同结荚部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的初步分析
《大豆科学 》 1991
摘要:以三种不同结荚习性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其不同结荚部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均为上部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而脂肪含量与之相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价值工程在灌肠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肉类研究 》 1991
摘要:本文阐述了价值工程在灌肠生产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灌肠的成本构成和功能的价值分析,并根据价值工程中“功能替换原则”,以较廉价的鹅瘦肉代替猪瘦肉试制鹅肉灌肠,其感观质量和营养价值较好,而产品成本明显降低,下降率达28.92%,从关系式(价值=功能/成本)中可以看出,灌肠的价值提高了,这正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同工酶鉴别山楂野生种亲缘演化关系研究
《北方园艺 》 1991
摘要: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1个野生种山楂进行多种酶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用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均能将供试的野生山楂鉴别开来。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不同,野生种山植酶谱表现也不同。由同工酶资料计算所得的野生种间蛋白质相似系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野生种间的亲缘演化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伊利诺高油(IHO C80)和亚里山索高油(Alexho C23)重组群体的遗传研究
《作物学报 》 1991 CSCD
摘要:采用北卡罗莱那遗传设计 I(N.C.D.-I),对经过80代混合选择的伊利诺高油系(IHO)与经过2、3代轮回选择的亚里山索综合种(Alexho)的杂交 F_2代群体种子的油分含量等品质性状以及株高、穗长等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各个性状都存在显著的遗传方差,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百粒重等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都明显高于它们的显性方差;油分含量的狭义遗传力为0.39,赖氨酸为0.40,只有蛋白质低于0.30;在10%的假定人选率下,期望油分含量每周期的遗传进度高达0.77%,说明对该新群体提高油分含量的选择将是很有效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野生大豆(G.soja)种质选育大豆新品种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1 CSCD
摘要:1979年以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大豆野生大豆考察、收集、鉴定的基础上,开展了利用野生大豆(G.soja)种质选育大豆新品种的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的活体测膘用于早期选种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1991
摘要:早期选种是当今世界育种家所关注的问题,应用生理、生化及血液学指标选择经济性状的报导较多。应用活体测膘进行早期选种的报导较少。在所查的资料中,尚未见到从2月龄开始进行活体测膘的。苏成强等(1983)曾对2月龄湖北白猪Ⅳ系猪的膘厚用超声波法做过尝试性的测定但没有结论。本研究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