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养殖业遇到的问题与对策(之一)
《广东饲料 》 200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品营养丰富、有风味、安全卫生,而且要求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与此息息相关的养殖业却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诸如畜禽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禽流感、猪不明高热病时有发生,养殖业排污治理问题日趋严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风味问题等已摆到议事日程,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应对?本刊特邀畜禽营养、饲料科学、健康养殖资深专家省农科院莫棣华研究员就畜禽疾病防控、养殖业排污治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肉类的品质与风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算抛砖引玉,祈求能一石激起千重浪,以期引发行业对养殖业在的热点问题进行系列讨论。


早中晚稻兼用型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的优良性状与育种效应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8
摘要:黄华占是由黄新占与丰华占杂交育成的早中晚稻兼用型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产量高于杂交稻汕优63,米质达国标1级,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同时还是一个两系恢复系。由黄华占衍生出的4个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黄华占的育成与利用证明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高效性。


培矮64S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培矮64S及其SP4和SP5代大柱头变异不育株系为材料,从株形、育性、抗性、休眠性等方面系统研究其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如下:10个SP4代种子的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方面变异较大。9个从海南收回SP4代的种子休眠性,自收获后20 d到40 d有不同程度的减轻。19个SP5代株系农艺性状表现基本整齐一致,不同株系在株高、穗长等性状方面表现不同。19个SP5代株系花粉育性镜检结果表明,大多变异株不育花粉率为99.9%,与对照相当,明显比对照育性差的仅为34株,占7.3%。20个SP5代株系白叶枯病病菌田间人工接种结果表明,5个株系为中抗,比对照培矮64S抗;10个株系为中感,与对照相同;5个株系感白叶枯病,比对照略差。5个SP5代株系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表明,叶瘟和穗瘟为0级,与对照相同,均抗稻瘟病。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 空间诱变 大柱头 生物学效应


甜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条件优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gus基因瞬时表达技术比较了根癌农杆菌和基因枪两种转化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甜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率影响.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培养浓度OD_(600)值达到1.164、稀释浸染浓度OD_(600)值为0.30时,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最高,为57.692%;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过程中,在真空度为-10 mMPa下处理5 min,转化率略有提高.在基因枪转化中,氦气压力与射程对转化率有较大影响,在压力为1100 psi、射程为6 cm时,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最高,转化率为58.333%.


中草药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
《饲料博览(技术版) 》 2008
摘要:中草药具有增强抗病力、促生长、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改善品质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天然优质新型饲料添加剂。文章主要讲述了中草药在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上的应用、作用机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