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养殖业需要应对的四大难题——疫病 污染 安全 品质

中国禽业导刊 2008

摘要:当养殖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发展成为畜牧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产业化、集约化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疫病、污染、安全、品质,是本文作者提出的当前养殖业的最重要的四大难题。本文作者多年从事畜牧业工作,对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深有体会,文章深入探讨了养殖业需要应对的这些问题,供业界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野生兰花种子特征及离体培养初报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CSCD

摘要:对4种野生兰花——虾脊兰、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的果荚、种子、种胚性状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种子进行离体培养。结果显示,4种野生兰种子为白色、淡绿或黄褐,呈纺锤体或椭球体。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具种孔,种胚浓密且清晰可见;种子萌发较快且萌发率高,其中以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萌发最快,仅需36d,萌发率高达100%。虾脊兰种子未见种孔,种胚不甚明显,种子萌发缓慢且萌发率低。4种兰科植物种子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通过继代培养,获得了一批无菌苗。

关键词: 野生兰花 种子培养 萌发 无菌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疫研究与控制措施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CSCD

摘要:从自然进化和基因突变入手,阐述鼠疫菌的基因分型和致病性,认为这种突变正好也是各疫源地菌株实现"本土化",形成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过程。在动物间鼠疫监测中,以生境及其鼠迹、鼠洞探查和每月地毯式的搜检自毙鼠为基本出发点,另加一定数量的鼠类及指示动物的血清学监测模式;鼠疫菌与其特定区域的土壤动物、其他微生物、植物群落所具有的不同时空活动特点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共同组成的复杂营养食物链网络和在各自能流、物流、基因传递及其协同进化中的角色等,都将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研究的所属范畴。建立以鼠疫噬菌体为病原学和血清学的协同诊断技术。

关键词: 基因突变 鼠疫噬菌体 鼠疫监测 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金针菇的药理作用,并对金针菇的加工工艺作了概述。金针菇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用于相关功能食品和药品的开发。

关键词: 金针菇 成分 药理作用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纯化的重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如抗原的包被、血清及酶标二抗作用时间、底物的选择等),建立了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结果显示,重组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0.5mg/L,最适包被条件为4℃过夜,血清稀释度1∶16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1∶7500,待检测血清和酶标二抗的反应时间均为37℃,45min,底物37℃显色10min。阻断试验表明,建立的间接ELSA对PCV2抗体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板内和板间重复试验显示,同1份血清板内各孔的变异系数均值为2.78%,板间同一份血清D值变化不大,表明重复性好。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间接ELISA 重组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养分的吸附特性研究

土壤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对各主要营养元素的吸附特点,本论文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东省番禺南沙点、东涌点和灵山点、高州沙田点、博罗长宁点、四会大沙点及中山横档点七个有代表性的蕉园土壤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蕉园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博罗长宁>番禺灵山>番禺南沙>四会大沙>中山横档>番禺东涌>高州沙田。(2)蕉园土壤对钾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中山横档>番禺南沙>番禺灵山>番禺东涌>博罗长宁>四会大沙>高州沙田。(3)蕉园土壤对硫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高州沙田>番禺灵山>番禺东涌>中山横档>博罗长宁>番禺南沙>四会大沙。(4)蕉园土壤对硼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博罗长宁>番禺灵山>四会大沙>番禺南沙>中山横档>高州沙田>番禺东涌。(5)番禺南沙和东涌点蕉园土壤对锰的吸附固定能力很强;番禺灵山点蕉园土壤对铜的吸附强于番禺南沙点,但两者都非常弱;番禺南沙和灵山点蕉园土壤对锌的吸附较强,番禺东涌点蕉园土壤则较弱。

关键词: 吸附 土壤 养分 香蕉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油的抗氧化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ncimat仪测定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苯甲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植酸(PA)的相对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4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强弱依次是:TBHQ>PA>BHT>BHA.采用Schaal烘箱法测定添加抗氧化剂的花生油的货架寿命,结果表明,TBHQ可以使花生油货架寿命延长12个月.

关键词: 花生油 抗氧化性 货架寿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洱茶功效成分及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本文对普洱茶功效成分与其保健品质之间的关系及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及其酶系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普洱茶 功能成分 微生物 酶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疫病高发鸡群的新城疫支气管炎免疫研究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

摘要:呼吸道症状较为突出的鸡群,通常为新城疫(ND)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混合感染,这些地区的鸡群以使用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免疫鸡群为好。问题极为突出的是一些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表现为新城疫超强毒的状况,这就要求疫苗须有高免疫原性,能控制新城疫避免超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池北岸韭黄生产基地韭黄和韭菜产品硝酸盐含量及其积累规律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滇池北岸韭黄生产基地52份韭黄和109份韭菜样品硝酸盐含量分析并结合田间试验,研究了韭黄硝酸盐累积规律以及光照、氮肥、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和硫磺)对韭黄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韭黄硝酸盐含量为379.2~1354.6mg·kg-1(均值774.1mg·kg-1),韭菜为258.2~3878.0mg·kg-1(均值1615.7mg·kg-1)。韭黄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为:黄绿叶>叶鞘>叶片。早上6:00韭黄揭棚见光后,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12:00后又逐渐升高,14:00达最大,随后又下降。田间试验证实,减施20%的氮肥用量,韭黄硝酸盐含量下降13.6%,产量没有影响;双氰胺的施用使韭黄硝酸盐含量下降12.9%,并提高其产量11.1%;硫磺的施用可以增加韭黄产量13.5%,减少硝酸盐的含量8.6%。早上韭黄揭棚见光也能显著减少其硝酸盐含量。上述措施能有效减少韭黄硝酸盐含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韭菜 硝酸盐 硝化抑制剂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