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氯及施用含氯肥料的几个问题
《土壤通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土壤中Cl的来源与分布;植物对Cl的生理需求与忍耐;施用含Cl肥料对土壤、植物的影响;并提出了施用含Cl肥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_1代猪体脂、肌肉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组分的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定远”猪为母本与“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杂交 ,F1代猪皮下、肾周和腹部脂肪沉积均减少 ,其中以长白×定远猪和大约克×定远猪更为明显 ,有效地改善了猪胴体品质。猪肌肉大理石纹评分结果表明 ,长白×定远和大约克×定远F1代猪肌肉脂肪含量仅为 1 70 %和 1 5 0 % ,明显低于对照 (定远猪 )的 3 2 6 % ,这主要是肌间脂肪和结缔组织减少所致。肌肉脂肪酸组分分析表明 ,3个杂交组合及对照猪肉中游离脂肪酸以C18∶1含量最高 ,达 43 86 %~ 5 0 6 2 % ,其中对照 (定远猪 )和长白×定远猪显著高于其它 2个杂交组合猪 ;杜洛克×定远和大约克×定远猪的C18∶2含量与定远猪接近 ,这些游离脂肪酸可能与其较好地保留猪肉的风味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育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高表达的转 PEPC基因水稻 HPTER- 0 1作父本 ,与水稻不育系培矮 6 4 S、 2 9130 S、 70 0 1S以及恢复系 512 9、 4 37进行杂交 ,获得 50 5株后代材料 ,鉴定出 4 2株高 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与其母本相比 ,这些材料的 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 (Pn)提高 ,CO2 补偿点降低 ,且 Pn 和 PEPC活性呈正相关 ,r=0 .6 6 6 0 * *。从光合日变化上看 ,转育水稻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其母本 ,特别中午光合光抑制较轻。从光—光合曲线看 ,其量子效率和饱和光合速率亦显著高于其母本。证明通过杂交可以将转 PEPC基因水稻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杂种稻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中去 ,为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高光效杂种稻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细胞突变体HX-3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采用离体筛选技术 ,从感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明恢 63的体细胞突变后代中获得抗病突变体HX 3。对HX 3的白叶枯病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HX 3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能够稳定遗传 ,且为全生育期抗性 ,其抗性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 ;HX 3与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2 (Xa 2 )、CBB3 (Xa 3)、CBB4 (Xa 4 )、CBB7(Xa 7)、CBB12(Xa 12 )和IRBB2 1(Xa 2 1)间的等位性分析表明 ,HX 3的抗病基因与Xa 2、Xa 3、Xa 4、Xa 7、Xa 12、Xa 2 1不等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生质体非对称电融合获得不结球白菜胞质杂种
《园艺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结球白菜OguCMS‘91H秋 10 0’ (不育系 )和‘91H秋 2 1’ (保持系 )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交流场强、交流频率、直流脉冲场强、直流幅宽及脉冲次数对非对称细胞融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结球白菜电融合的最适电场条件为交流场强 2 0V/cm、交流频率15 0 0kHz、直流场强 2 0 0V/cm、直流脉冲幅宽 4 0 μs、直流脉冲次数 3次。融合产物用KM8P1培养基进行包埋培养 ,获得了 383块小愈伤组织 ,其中 32块分化出芽 ,形成 2 0株完整植株 ,驯化后栽培成活 8株 ,ZS2 、ZS6 、ZS8等 3株不育 ,后用保持系花粉授粉 ,分别收获种子。对胞质杂种的分子、细胞及生化分析将在其后代中继续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型猪链球菌动物致病性试验
《中国兽医科技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5株 2型猪链球菌对BALB/c小鼠、猪、兔和普通小白鼠进行攻毒试验 ,其中SS2 1、SS2 H、SS2 0 0 6 444、SS2 7株对BALB/c小鼠有致病性 ,其LD50 分别为 2 .1× 10 6、3.1× 10 7、5 .3× 10 7、9.4× 10 7,SS2 N株以 2 .8× 10 8对BALB/c小鼠不致死。SS2 1株对猪有致病性 ,LD50 为 4.2× 10 7,ID50 为 1.33× 10 6,而以 8× 10 8活菌攻击对兔和普通小白鼠均未致病。表明 2型猪链球菌可人工感染BALB/c小鼠和猪引起发病 ,2型猪链球菌MRP和EF毒力因子的表现型与其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无相关关系 ,BALB/c小鼠可用作疫苗免疫试验的动物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寄主潜在适合度表达的影响因素研究
《棉花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面积分类系统调查、田间自然为害试验与罩笼接蛾试验 ,对棉铃虫主要寄主潜在适合度表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主要寄主作物对棉铃虫的潜在适合度的表达程度都以生殖生长阶段优于营养生长阶段 ,不同生育期之间都以开花期适合度最高。影响同一寄主作物适合度的主要因素除生育期以外 ,还有品种抗性、寄主生长势、棉铃虫发生代次与种群数量、环境气候因素与作物布局等。感虫品种、寄主生长势强、棉铃虫主害代与发生基数大、环境气候适宜等 ,棉铃虫寄主适合度表达程度就高。据此 ,可进一步优化棉铃虫种群调查测报与防治决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飞虱生物型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昆虫知识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在褐飞虱生物型监测中 ,由于鉴定品种及监测方法的不统一 ,使结果有出入 ,作者建议在对生物型 1进行监测时 ,鉴定品种应选用Mudgo[5] 。飞虱种群生物型的监测 ,宜以苗鉴定法为主 ,生存率测定法作参考。飞虱个体生物型测定以生存率法为主 ,苗鉴法为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将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弱毒疫苗混合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另设免疫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免疫后 7d、10d、14d、2 1d、2 8d、45d、6 0d、75d和 90d采血 ,测定AGP抗体效价 ,并于免疫后 7、14、2 1、2 8d ,每组剖杀 2只 ,计算试验组囊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囊指数之比 (BBIX) ,免疫后 30d用IBD JS株攻毒。结果表明 :免疫后 7d ,0 48mgBS IBD弱毒苗组AGP抗体阳性率为 5 2 9% ,比免疫对照组高 2 5 % ,BBIX数值也稍大 ;免疫后 45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时 ,0 96mgBS IBD弱毒苗组的抗体效价比免疫对照组高2个滴度 ,BBIX数值也稍大于免疫对照组。 30d后攻毒 ,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均为 10 0 %。整个试验期间 ,1 92mgBS IBD弱毒苗组的AGP抗体效价及BBIX数值与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BS在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对法氏囊的保护及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面与其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法氏囊活性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 法氏囊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