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氟虫腈半抗原设计及抗体制备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氟虫腈 (F)及其一种类似物 (FH)作为半抗原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 (EDC)和戊二醛法将氟虫腈偶联到载体蛋白上 ,采用活性酯法将FH偶联到载体蛋白BSA和OVA上作为人工抗原。载体为BSA的偶联物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 ,其中FH2 934、FH2 962、F2 895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间接ELISA测定效价分别为 2 5 60 0、12 80 0、1280 0 ,其中检测低限 (LLQ)最低达 0 2 μ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头孢霉(Cephalosporiumsp.)发酵生产α-亚麻酸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研究了 8种因子对头孢霉 (Cephalosporiumsp .)发酵产α 亚麻酸产量及其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的影响。有利于获得α 亚麻酸高产的条件包括 :培养基中碳源为蔗糖 30g/L ,氮源为 (NH4 ) 2 SO4 3g/L ,起始pH为 6 0 ,5 0 0ml三角瓶装 10 0ml培养基 ,接种 2 0 % (v/v)的菌种 ,2 0℃培养 10d。在此条件下 ,α 亚麻酸产量达 87 6 6mg/L ,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为 2 3 85 % ,干菌丝产量达到 7 82g/L ,油含量占菌丝干重的 8 0 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京小麦梭条花叶病毒RT-PCR的分子鉴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自江苏省南京市郊区的小麦病毒病样品提纯后 ,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结果表明 ,病毒外壳蛋白 (CP)为单一组分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 5× 10 3 。经 1 2g·dL-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病毒核酸有两个组分 ,即RNA1和RNA2。根据AnbeSohn发表的小麦梭条花叶病毒RNA 13′端部分核苷梭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以提纯样品的RNA1为模板 ,经RT PCR扩增出包含CP基因在内的 1 7kb的特异性目的片段 ,据此鉴定所采集的毒原为小麦梭条花叶病毒 (WSSM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下游平原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特点及小麦发展方向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利用长江下游平原 10个样点 196 0~ 199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分析了近 40年来小麦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点 ;根据GISSTransientB模型的有关网格点值 ,展望了研究区域未来 5 0年气候演变的趋势 ;采用上述各样点近40年的小麦单产资料和同期气候资料 ,评价了当前小麦气候产量的变化规律 ;将经修正的CERES Wheat模型在各样点未来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情景下运行 ,并考虑大气CO2 增长对小麦产量的增益作用 ,模拟了今后 5 0年研究区域小麦气候产量的走势。结果表明 :近 40年来 ,长江下游平原小麦生长季已出现了明显的增温现象 ,并伴随日照时数和降雨日数的显著降低 ,小麦气候产量因暖冬、阴湿寡照和后期高温等呈下走趋势 ) ;今后 5 0年 ,这种下走趋势将因大气CO2 浓度增长而一定程度地得到缓解或补偿。因此 ,在研究区域目前种植结构调整中 ,合理压缩小麦面积是顺应气候变化的举措之一 ,但不能因此“封杀”小麦在研究区域的应有地位。培育耐阴的弱冬性或春性的优质小麦品种和发展多元化种植 ,将是研究区域今后利用冬季气候资源的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变异的研究
《药物生物技术 》 2001 CSCD
摘要:为了了解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的变异现状 ,并为研究高效疫苗打下基础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SDS PAGE和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析IBDV病毒RNA ,结构蛋白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 :⑴ 3种不同源IBDV均由双节段RNA组成 ,大小基因片段的电泳迁移率各病毒间无差异 ;⑵不同源IBDV的结构蛋白带谱相同 ,但各蛋白带的百分含量有差异 ;⑶IBDV血清Ⅰ型不同亚型的JS3和JS4毒株主要保护性抗原VP2高变区核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 98% ,与已发表的vvIBDV ,IBDV变异株 ,IBDV经典株及IBDV弱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 92 %~ 98%之间。根据IBDV的大开放读框推导出该片段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JS3和JS4的同源性最高达 97% ,与上述其它毒株的同源性在 91%~ 97%之间 ;七肽区的氨基酸序列 ,在强毒株完全相同 ,而在弱毒株有一个丝氨酸突变成其它氨基酸。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结构蛋白比较 VP2基因高变区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比较及高表达毒株的分离
《药物生物技术 》 2001 CSCD
摘要:对 2 9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的病理组织和毒株分别增殖后 ,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 ,经SDS PAGE分析 ,病毒结构蛋白VP2在不同毒株表达量有较大差异。对其中 0 0ZB和99TA32个VP2相对高表达的IBD病理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 ,获得了 2个IBDVVP2相对高表达毒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中国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 TGEV)纤突蛋白 S基因的 5′端核酸序列设计了 1对引物。该对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 886bp。在优化 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 ,建立了检测 TGEV的 RT-PCR方法。用此RT-PCR方法检测 56份猪腹泻粪样 ,同时用夹心 ELISA法作对照。结果显示 ,RT-PCR法检测的 2 0份阳性粪样 ,用夹心 ELISA法检测有 1 4份呈阳性 ,两者的符合率为 89%。 RT-PCR法比夹心 ELISA法敏感性更高 ,可用于 TGEV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桃新品种‘雨花2号’
《园艺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雨花 2号’系 6 3 9 2 2 (西姆士×菲力浦 )的自然实生桃新品种。7月下旬成熟 ,果实生育期 115d。平均单果质量 15 0g ,最大 2 5 0g。果肉白色 ,硬溶质 ,味甜 ,粘核 ,耐贮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颖壳叶绿素含量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 4个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 ,对开花后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开花当天强势粒的颖壳叶绿素含量高于弱势粒 ,但开花 10d后强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快 ,弱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慢 ;开花后颖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籽粒尤其是弱势粒的灌浆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 ;强、弱势粒颖壳最大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最终粒重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在开花授粉后 ,套不透明袋能显著降低谷粒的千粒重 ,据此推测 ,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可能参与了光合作用并对最终粒重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治疗奶牛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及其对生殖内分泌的调控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在此基础上 ,通过测定山羊灌服中草药“复方仙阳汤”前后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GnRH)、促卵泡素 (FSH)、促黄体素 (LH)、孕酮 (P4 )及 17β 雌二醇 (17β E2 )等生殖激素的含量变化 ,证明中草药有调控山羊生殖内分泌的作用。试验小白鼠在服用复方仙阳汤及单味中药(肉苁蓉、补骨脂、仙灵脾浸液 )后 ,子宫角外径厚度和子宫卵巢重量均较对照组 (服用 0 9%生理盐水 )高 ,表明上述中草药具有促进子宫、卵巢发育 ,促进发情、排卵的功能。给小白鼠肌注 0 2 5mg/d醋酸氢化可的松 10d后可成功地建立肾阳虚动物模型 ,表明中草药含有雌激素类的活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