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pepc基因水稻的选育
《江苏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通过基因工程 ,将玉米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基因导入水稻品种“Kitaake” ,获得高表达的转pepc基因水稻 ,系统选育后 ,获得第 7代稳定种质。转pepc基因水稻的PEPC活性比原种高 2 4倍 ,净光合速率比原种高 5 0 %。以第 7代稳定转基因材料作父本 ,与水稻不育系“培矮 64S”、“2 9130S”、“70 0 1S”以及恢复系“5 12 9”、“Y910 7”、“H9195”、“双九A”和“437”进行杂交 ,获得 80 5株后代材料 ,并从中鉴定出 47株高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这些植株的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 (Pn)均高于母本 ,且Pn与PEPC活性呈正相关 ,r=0 666 0 。证明通过基因工程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 ,可将转pepc基因水稻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杂种稻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株STC_3细胞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美国引进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弱毒株STC3 在ST、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均能增殖 ,并产生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CPE) ,其中以ST细胞上的CPE最为迅速、明显 ,于接毒后 2 0— 2 4hCPE即可达 90 %— 10 0 % ,而在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CPE形成较迟一些 ,在 42— 48h可达 80 %— 90 %。STC3 在ST、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的TCID50分别为 10 -7.67/mL、10 -5.63 /mL和 10 -5.90 /mL。用较大剂量STC3 细胞毒经口接种被剥夺初乳的初生仔猪 ,仅表现为一过性的腹泻而不引起死亡 ,对 3日龄人工哺乳的仔猪则已完全丧失了致病力 ,但荧光抗体检查结果显示病毒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中仍有增殖。由此可见 ,STC3 可能是 1株能很好诱导猪体免疫的TGEV弱毒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赤霉病抗性的RAPD标记筛选与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抗病品种望水白与感病品种Alondra重组自交系F7代作为基因定位群体,采用RAPD技术筛选出小麦赤霉病抗性的连锁标记。利用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方法分组分池的同时,也以构池单株构成一个小群体对亲本多态性进行验证,从DNA混合池中筛选到一个紧密连锁标记:S1249-690,在此群体中与赤霉病抗性相关的决定系数达14%;另外用构池单株小群体参考复筛出3个连锁标记S1015-1200,S1347-1500,S1350-810。经ANOVA分析,S1015-1200连锁相关不显著,S1347-1500与S1350-810与赤霉病抗性基因连锁相关的决定系数分别为7%和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CO_2同化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科学通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PEPC, PPDK, NADP-ME, PEPC + PPDK酶基因水稻及原种为材料, 比较C4途径有关光合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CO2交换等生理指标, 重点研究了转PEPC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 结果如下: (1) 转PEPC基因水稻PEPC活性比原种高20倍; 光饱和光合速率比原种高55%, 羧化效率提高50%, CO2补偿点降低27%. (2) 在高光强(3 h)或光氧化剂甲基紫精(MV)处理后, 与原种相比, 转PEPC基因水稻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 光化学猝灭(qP)下降较少, 证明其耐光抑制和耐光氧化能力增强. (3) 在高光强条件下, 转PEPC基因水稻中RuBPCase活性变化不明显, 但碳酸酐酶(CA)诱导活性增加1.8倍. 这些结果为揭示高光合效率机理和高光合效率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光合特性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叶绿素荧光 PEP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洛克沙生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砷残留及组织病变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 (0 ,2 5 ,5 0 ,75mg·kg-1)的有机砷制剂洛克沙生 ,研究其对肉鸭生产性能、组织内残留及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肉鸭生产性能随洛克沙生的添加量增加而下降 ,各试验组的肉鸭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尤以 75mg·kg-1组为最低 ;饲料转化率亦最差 ,而 5 0mg·kg-1组饲料转化率最高。试鸭患腿病数及组织中砷残留量均随洛克沙生添加量增加而明显提高 ,添加 5 0和 75mg·kg-1时 ,患腿病鸭分别达 8 1%和 2 5 6 % ;肝脏中砷含量分别达 2 72和 2 2 3mg·kg-1;75mg·kg-1组肌肉中砷残留量达 0 5 2mg·kg-1,均超过了FDA规定的允许残留量。血液及爪中的砷残留量受添加量影响较小。公鸭组织砷残留量高于母鸭。停药 5d后 ,各试验组鸭组织和血液中砷残留量均显著下降。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 ,随洛克沙生添加量增加 ,肝、脾脏病变程度加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涂围滩养鱼生态系统中藻类种群和生物量的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滩涂养鱼生态系统中藻类的种群结构等 ,结果表明 :共有 7门 1 2 7种 ,年平均1 43.92× 1 0 6 个 /L、平均生物量 1 0 5.60mg/L ;藻类种群结构、数量、生物量等存在动态变化 ;结构上以蓝、绿、硅藻门为主 ,裸、隐、黄、甲藻门为次要门类 ,绿藻门的种数最多并且占绝对优势 ;春季绿、硅藻门的数量和生物量大于蓝藻门 ,夏季蓝藻门藻数远多于其他藻类 ,秋季蓝、绿、硅藻门生物量接近 ;藻类组成与异龙湖接近、生物量较其小 ,但远超过洞庭湖区高产塘的生物量上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