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淹水土壤中秸秆氮素的转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采用15N示踪技术和密闭培养法研究水稻和玉米秸秆15N在淹水土壤中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 :土壤中秸秆15N的各转化过程相互制约 ,每个过程中15N含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秸秆种类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矿质15N含量的影响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小 ,培养 112d后土壤中矿质15N含量仅占加入秸秆15N的 0 96 %~ 1 6 8%。秸秆15N有 2 0 3%~ 4 2 5 %被微生物固持 ,0 2 3%~ 14 16 %被粘土矿物固定。粘土矿物类型影响土壤对秸秆15N的固定 ,变性土中固定态15NH+ 4含量明显高于红壤。秸秆15N的固定使其以气态形式损失的量减少 ,这在农业生产中将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整个培养过程中秸秆15N的损失率为 2 9 70 %~ 46 30 %。 112d后秸秆15N实际矿化了 47 72 %~5 1 74% ,仍有 5 0 %左右的秸秆15N残留于土壤。

关键词: 淹水土壤 秸秆15N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肾活血汤对小鼠体外受精及其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女性生殖活动的影响 ,揭示其治疗不孕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补肾活血汤的兔含药血清作为培养基添加剂 ,分别与未交配小鼠的精、卵及交配后雌鼠体内回收的 2细胞期胚胎共同体外培养 ,观察小鼠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变化。结果 :含药血清加入培养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体外受精率 (P <0 0 1) ,并可促进其后的各期胚胎发育 ,尤其对 4细胞及 8细胞期胚胎的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 (P <0 0 5) ;对小鼠体内 2细胞期胚胎的体外 4细胞发育率无明显影响 ,而对其 8细胞期胚、桑椹胚、囊胚、孵化胚的各期发育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补肾活血汤具有提高卵子受精率和促进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含药血清 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1996~ 1999年连续 4年用棉田常用三类除草剂盖草能、乙草胺、草甘膦按常规方法防除棉田杂草 ,观察单一除草剂连续使用后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影响显著。盖草能使用后 ,禾本科杂草的发生量逐年下降 ,至第四年已不再发生 ;而阔叶草的发生量在禾本科杂草被防除的当年即迅速上升 ,且大大超过对照 (不用药 )杂草发生总量。乙草胺处理能显著控制杂草的发生量 ,但残存杂草尤其是阔叶杂草逐年增多 ,到第三、第四年 ,田间生物量也接近对照。草甘膦连续使用后 ,虽当年除草效果良好 ,但次年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并未得到控制 ,禾本科草、阔叶草逐年略有上升 ,且结构有所变化 ,阔叶杂草上升量略快于禾本科杂草。

关键词: 除草剂 棉田 杂草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MMI模型在棉花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 ,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是很普遍的现象。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 (简称AMMI模型 )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G×E互作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双标图是展示AMMI分析结果的一种直观有效的图形工具。然而 ,AMMI分析中仍缺乏评价品种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文章对AMMI模型和双标图作一扼要介绍 ,推荐使用Di 来评价品种的稳定性 ,并采用新的参数Dj和Dij来估计试点对品种的分辨力及品种对试点的特殊适应性。选用 1999~ 2 0 0 0年江苏省中熟棉花品种区试的皮棉产量数据进行分析 ,以加深了解AMMI模型和双标图在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 ,品种、环境及G×E互作的变异都达极显著水平 ,而且 ,G×E的平方和是品种平方和的 2倍。AMMI2模型解释了G×E平方和的 82 8%。根据稳定性参数判断 ,“通 945 0”和“徐 2 44”的皮棉产量较高而稳产性较差 ,“泗棉 3号”和“宁 8186”稳产性好而产量较低 ,“盐 2 0 0 6”则是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通过AMMI2最佳适应品种图看出 ,盐 2 0 0 6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 ,而“泗阳 16 7”对宿迁市有特殊适应性 ,徐 2 44对徐州市和连云港市有特殊适应性。文章还对利用AMMI模型分析棉花品种区试数据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 棉花 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叶斑病苏丹草杂交制种技术及其种质创新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通过高粱胞质型不育系“2 0 98A”(♀ )和抗叶斑病苏丹草恢复系“2 0 98”( )的分期播种试验 ,探明了抗叶斑病杂交制种中父母本花期相遇且制种产量高的适宜播期为 4月 2 5日至 5月 10日。通过苏丹草与拟高粱远缘杂交 ,成功获得了F1代杂种 ,经鉴定为高抗叶斑病型 ,系苏丹草抗叶斑病育种的创新种质资源。

关键词: 抗叶斑病苏丹草 杂交制种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扬麦158"与工春两个抗赤霉病突变系的AFLP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 突变系 扬麦158品种 AFLP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RT-PCR、斑点杂交法和SDS-PAGE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敏度是RT PCR的 1/10 ;10 %SDS PAGE只能检测到从 1g玉米病叶中提取的病毒dsRNA ,但对江苏玉米田间分离的不同的RBSDV样品电泳发现 ,该病毒基因组dsRNA有差异 ,表明该技术是研究RBSDV基因组多样性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检测 RTPCR 斑点杂交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猪链球菌2型胞外因子(EF)的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猪链球菌 2型的ef基因和ef 基因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 6 2 6bp目的片段的引物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胞外因子 (EF)的PCR方法。用HaeⅡ内切酶进行酶切 ,获得了与预期一致的 35 4bp和 2 72bp的两个片段。并进行了PCR的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马腺疫链球菌兽疫亚种、猪丹毒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和猪肺炎霉形体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检测的敏感度可达 10 0个细菌。另外 ,对 9株猪链球菌 2型菌株进行了检测 ,7株呈EF阳性 ,1株呈EF 阳性 ,1株呈EF阴性 ;对 15份正常屠宰猪扁桃体分离物的检测结果 1份为阳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 ,可作为EF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胞外因子(EF)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卵泡内环境对猪卵泡卵体外成熟和发育的影响

生命科学研究 2001 CSCD

摘要:研究卵泡内环境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主要结果如下 :直径≥ 5mm、4~ 4 .9mm、3~ 3.9mm和 2~ 2 .9mm的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 90 .5%、89.7%、85.4 %和67.4 % .体外受精后 ,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 ,直径≥ 5mm和 4~ 4 .9mm卵泡卵的 2 -细胞、3~ 4 -细胞发育率显著高于直径 2~ 2 .9mm的卵泡卵 ( P<0 .0 5或 0 .0 1 ) .体外成熟培养 36h、4 2 h和 4 8h,直径 2~ 2 .9mm卵泡卵的体外成熟率 ,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 ( P>0 .0 5) .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 5%或 1 5%的不同直径卵泡的卵泡液 ,各组间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 ,受精卵的体外发育率均无显著差异 .结果表明 :卵泡大小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卵泡内环境 卵泡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机理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抗生反应及植株体内化学成分与抗性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抗生性反应中,抗性品种Ptb33、N22、Mudgo、包选2号、南京14、HA79317使白背飞虱取食量减少、成活率降低、繁殖少、发育慢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导致种群数量下降。抗性水稻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天门冬氨酸、苏氨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含量和白背飞虱取食率极相关,相关系数为0.809~0.916。抗、感植株体内单宁、草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次生代谢物苯酚含量却差异明显。因此,抗性水稻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可溶性糖等含量低和苯酚含量高可能是抗生性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水稻 代谢物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