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甘薯脱毒薯特性鉴定及亲本利用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品种,经多年多点鉴定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不同地点、品种、年份均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4.95%~91.61%。甘薯脱毒后干物质含量、抗病性则无明显变化。脱毒薯比非脱毒薯地上部生长旺盛,后期干物质积累优势突出。用脱毒苗作有性杂交亲本比对照结实率略高,植株开花性状、实生后代表现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干物质含量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接竞争性ELISA检测甲胺磷残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制备的兔抗血清建立了甲胺磷 (methamidophos,MTP)残留的间接竞争性ELISA方法 ,证明了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好 ,并确立了测定参数 :抗血清与包被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 1∶30 0 0和 1∶5 0 0 0 ;最适检测范围为 0 .0 1~ 0 .1μg/ml;批内变异系数 7.5 6 % ,批间变异系数 5 .70 %。

关键词: 残留检测 ELISA 甲胺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精确度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的指标。提出期望品种比较精确度(EVCP)和实现品种比较精确度(RVCP)的概念,给出相应精确度指标计算公式和应用实例,并利用多年历史区试资料对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棉花区域试验及试点的精确度作了调查。

关键词: 区域试验 精确度 品种比较精确度

江苏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菌物系统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标准菌株对1997~1999年在江苏省吴江市,宜兴市、通州市、高邮市和赣榆县采集的325个猪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的可育性和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稻瘟病菌菌株的育性较低,可交配率为22.77%,可育率仅为7.08%。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采集的猪瘟病菌茵株的性亲和力和交配型有较大的差异,三年的交配率分别为26.61%、8.26%和33.64%;温州地区和赣榆地区菌株的交配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6.15%和25.42%,宜兴地区菌株的交配率较低,只有15.38%。江苏省稻瘟病菌菌株的交配型在不同年份亦出现很大差别,1997年29个可交配菌株中有21个菌株表现为MAT1-2 交配型,而1999年36个可交配茵株均为MAT1-1交配型。用江苏省稻瘟病菌的可育菌株进行互交,25个组合中只有6个组合能产生子囊壳和子囊,但均不产生子囊孢子,提示江苏省稻瘟病菌在田间产生健康有性后代的几率不大。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学分析表明,菌株的交配型是受单基因控制的。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有性态 可育性 交配型 人工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合-蒸散耦合模型与不同株型的水分利用效率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水稻光合 蒸散耦合模型 (PE模型 ) ,其主要特点是 :①改进了Monteith的蒸散模型 ,使之由“大叶”模型成为群体分层结构模型 ;②通过提出阻风系数概念 ,建立了一系列可模拟群体中各叶层风速、边界层厚度、边界层阻抗、湍流交换系数、群体动力阻抗等要素的子模型 ;③应用群体光合作用模型和改进的Ball公式 ,将以上各要素连接起来 ,实现了光合模型与蒸散模型的耦合。利用PE模型 ,分别模拟了水稻前中期与后期不同株型的群体光合量、蒸散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不论在前中期或后期 ,都以“上挺下披”株型的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 ,因为这种株型不仅光合量最高 ,而且蒸散量较小。PE模型模拟出的水稻蒸散的作物系数与实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水稻 光合作用 蒸散作用 株型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辣椒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对从中国筛选出的 15 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 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 ,结果显示 :“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 ,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抗源材料用于辣椒抗病育种。同时鉴定出 15份材料抗烟草花叶病毒 (TMV)、11份材料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7份材料抗炭疽病、17份材料抗疫病、7份材料Vc含量极高、4份材料辣椒素含量极高 ,这些材料可用作扩大中国辣椒抗病育种的遗传背景材料

关键词: 辣椒 优异种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抗甲胺磷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法 (EDC) ,将MTP与牛血清蛋白 (BSA)、人血清蛋白 (H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 ,分别合成免疫抗原MTP BSA、MTP HSA和包被抗原甲胺磷 鸡卵清蛋白 (MTP OVA) ,用合成的免疫抗原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 ,制得抗血清经鉴定确证为兔抗MTP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antibody ,PAB) ,效价分别为 1∶15 0 0 0和 1∶12 0 0 0。

关键词: 农药残留 ELISA 甲胺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虫酰肼对水稻二化螟的拒食、致死作用及田间效果

农药学学报 2001 CSCD

摘要:室内生测结果表明 ,虫酰肼 (RH- 5992 )对水稻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 ,2 mg/ L以上可使 4龄二化螟在 2 d内停止取食 ,而 0 .2 mg/ L即可显著抑制其生长发育 ,导致幼虫最终不能化蛹。虫酰肼对不同日龄二化螟均具有较高活性 ,对初孵蚁螟 ,4 0 mg/ L的杀虫效果高达 97.8% ,对于 1~ 7日龄幼虫 ,12 0 mg/ L的防治效果均在 90 %以上。虫酰肼对二化螟的致死历程较长 ,致死时间因浓度和二化螟龄期不同而变化 ,浓度增加对 l~ 4龄各龄期致死时间影响较小 ,而 6龄时 ,随浓度增加 ,致死时间明显缩短 ;在同一低浓度下 ,随着虫龄增加 ,致死时间明显延长 ,高浓度下 ,致死时间与龄期增加无明显相关性。虫酰肼无杀卵活性 ,对卵寄生蜂安全。田间试验表明 ,2 0 %虫酰肼 (F) 1.5L/ hm2 对二化螟、大螟 Sesamiainferens、三化螟 Scirpophaga incertulas枯心和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虫酰肼(RH-5992) 二化螟 拒食作用 致死时间 田间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谷丝核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cerealisVanderHoeven)菌株对小麦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3个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小麦品种和禾谷丝核菌菌株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在两个感病品种“苏麦 3号”、“宁麦 6号”和R7、R4 6 两个强致病力菌株间 ,这种相互作用尤为明显。禾谷丝核菌在马铃薯蔗糖培养液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种类多 ,产量高。试验明确了进行禾谷丝核菌次生代谢物分析的最佳液相色谱条件。液相色谱和气质联用的结果显示 ,致病力不同的 3个菌株间 ,次生代谢物的构成上有差异 ,呋喃甲酸和苯甲酸衍生物的产量在菌株间差异最大。禾谷丝核菌的酸性粗提物具一定的生物活性 ,在高浓度和低浓度下的作用相反。禾谷丝核菌的次生代谢物处理后 ,小麦组织的电导率与对照 (未处理 )没有差异 ,表明次生代谢物对小麦的细胞膜半渗透性可能没有影响

关键词: 禾谷丝核菌 次生代谢物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有效微生物菌群进行鸡粪处理的研究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和生产场地进行了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菌群能大幅度减少鸡粪臭味、氨味,使鸡粪保存较多有效养分和具有较高生物活性,肥效好。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采用自研有效微生物菌群,发酵鸡粪含水量 50%,有效微生物菌群的发酵浓度 3.5%— 5.0% ,发酵温度 25℃以上,发酵时间3—7d。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菌群 鸡粪 发酵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