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中熟抗病杂交棉新品种——苏杂26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ht12矮秆基因在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小麦矮秆不育系的繁殖问题 ,使半矮秆杂种小麦尽快投入生产应用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从德国引入的 Rht1 2矮秆系与江苏省小麦推广品种杂交和回交 ,育成了适合江苏省南部种植的Rht1 2矮秆系及其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由同一品种转育的 Rht1 2矮秆系 ,其株高变动于 50~ 90 cm之间 ;不同株高的 Rht1 2矮秆系可以配制出不同株高的杂种 F1。在拔节期至孕穗期喷施 50~ 1 0 0 mg/ kg的赤霉酸溶液 ,可以使 Rht1 2矮秆系的株高显著增加。在不育系种子繁殖区内 ,喷施 50 mg/ kg的赤霉酸溶液 ,保持系株高由 65cm增加到 90 cm,不育系植株的异交结实率由对照的 2 0 .2 %增加到 60 .4 %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不育系种子产量。株高的差异也能在收获时防止保持系种子混入不育系中 ,从而可以确保不育系种子的纯度。本文还讨论了如何解决 Rht1 2矮秆系所存在的晚熟性和早枯等不良性状问题

关键词: Rht12矮秆基因 不育系 保持系 杂种小麦 种子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质影响因素分析及专用小麦优质栽培途径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控制外 ,生态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简要对优质专用小麦及其品质的概念作了解释 ,对影响小麦品质的遗传、生态、栽培三大因素进行分析 ,认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小麦品质的基础 ,但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小麦品质 ,协调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指出以优质品种为基础 ,合理种植区划 ,结合播期播量调节以肥水调控为中心的配套栽培技术是进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专用小麦 品质 遗传 栽培 生态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研究

棉花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和 GK- 1 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抗虫棉株系72 h后 ,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8%、75 .1 % ,对照 TM- 1、泗棉 3号、苏棉 1 2号三个常规品种 (系 )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1 0 .9%、1 3.9%、9.2 %。转 Bt基因抗虫棉的杂种一代能明显延缓棉铃虫的发育进程。饲喂新棉 33B、GK- 1 2与常规品种 (系 )的杂种一代 72 h后 ,存活幼虫以1龄虫为主 ,分别占 92 .4%、85 .1 % ,并有少量 2龄幼虫。而同批次对照苏棉 1 2号和泗棉 3号以 2龄虫为主 ,分别占 89.6%、86.8% ,并有少量的 3龄虫出现。以抗虫棉与常规棉杂种 F1叶片饲喂棉铃虫 ,其发育进度较取食对照品种的延缓 1个龄期。转 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Bt基因是以单一位点的方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 ,不存在多位点的整合方式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性状 遗传 显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玉糯1号颖果的发育及其相关品质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研究了苏玉糯 1号颖果的发育规律及其淀粉、蛋白质、脂类的积累动态 ,结果表明 :(1)颖果中的淀粉几乎全为支链淀粉 ;(2 )在颖果形成的前期以增加水分为主 ,后期以积累干物质为主 ;(3 )颖果中淀粉的积累大约在受精后 10d左右开始 ,蛋白质体的积累大约在受精后 13d左右开始 ;(4 )颖果中的淀粉、蛋白质的积累动态呈“S”曲线 ,而脂类的积累动态无明显变化规律

关键词: 糯玉米 发育过程 淀粉 蛋白质 脂类 干物质积累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参植株中总生物碱的分布及含量测定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1 CSCD

摘要:选用酸性染料络合显色法测定了江苏盱眙产苦参的根、茎、叶、种子等部位中苦参总碱的含量 ,为充分利用苦参全植株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苦参 苦参总碱 比色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轮作地区土壤长期休闲与耕种的肥力效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长期定位试验水旱轮作地区土壤长期休闲和耕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休闲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显著高于连续种植作物的土壤,其差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休闲地15cm以上土层土壤N素矿化势高于耕种地;耕种土壤连续施入猪粪、作物秸秆等有机肥可保持与休闲土壤相当或远高于休闲土壤的有效磷水平,单施化肥或不施肥料的耕种土壤有效磷均低于休闲土壤;休闲和耕种对15~30cm土层土壤缓效钾含量无影响,15cm以上土层土壤缓效钾含量休闲高于耕种;休闲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整个耕作层(30cm)均高于耕种土壤;休闲土壤pH值略低于耕种土壤。

关键词: 水旱轮作 休闲与耕种 肥力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树体内生化代谢与其对流胶病抗性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试验以对流胶病表现为高抗、中抗、感病 3种类型的桃品种 (系 )为材料 ,接种流胶病病原菌后 ,定期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和绿原酸、木质素的含量 ,并进行PO和PPO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桃对流胶病的抗性与苯丙氨酸代谢的PAL有密切关系 ,并通过代谢产物绿原酸、木质素的增加得到表现 ;同时与PO和PPO的活性也有密切关系 ;但PO、PPO同工酶与桃对流胶病的抗性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流胶病 抗性 生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球藻生长因子对啤酒和乳酸发酵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小球藻细胞活性物质(CGF)的提取方法及其对微生物生长及其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提取方法的CGF产出率分别为10.6%、18.2%、21.5%、26.6%、28.4%,差异很大,并且其生理活性也不同。添加第4种提取方法的1.0%CGF,24h后计数,啤酒酵母菌数量是对照的14.98倍,乳酸菌数量是对照的2.2倍。CGF具有增加啤酒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分裂速度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啤酒产气量、调节乳酸杆菌与链球菌的数量比值、延长乳酸制品的保质期,改善品质、增加营养等功能。

关键词: 小球藻 细胞活性物质 提取 生理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初探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铃虫继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后,对久效磷、辛硫磷和甲胺磷等有机磷杀虫剂也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丙溴磷作为取代菊酯的轮用药剂在我国使用面积越来越大。作者通过田间棉铃虫种群对丙溴磷抗性测定和室内抗性选育,初步研究了棉铃虫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