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羊毛纤维细度测试标准化初探

纤维标准与检验 1989

摘要:本试验证实,相对湿度越大,羊毛纤维细度胀粗越多.如以国际标准相对湿度65%为界,每降低1%,则羊毛纤维细度就缩小0.0281μ;每升高1%,就胀粗0.0819μ.

关键词: 毛纤维细度 采用国际标准 相对湿度 标准温湿度 测试标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比较

植物学报(英文版) 1989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对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三种进化类型大豆种子的 SOD 同工酶酶谱一致,均为7条,其中一条为 Ma-SOD,其余6条为 Cu-Zn-SOD.(2)SOD 活性表现为:野生类型明显高于中间类型,中间类型明显高于栽培类型.(3)随着大豆籽粒百粒重的增大,种胚的 SOD 活性降低.(4)种皮颜色由黑到黄,种皮的 SOD 活性降低.讨论了大豆种子 SOD 活性与 Sofa 亚属内大豆进化的关系.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超氧物歧化酶 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植物学报(英文版) 1989 北大核心

摘要:近些年来,大豆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较快.大豆花药,叶片,下胚轴、子叶节,茎尖等外植体均能再生植株.大豆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对大豆的遗传操作和突变体选择都有重要意义.迄今,关于大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仅李宝健等人在国外有过报道,而国内尚无成功的报告.该文用大豆幼胚子叶的愈伤组织分离出单细胞,经培养再生成植株.

关键词: 大豆 单细胞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种资源抗细菌斑点病鉴定与评价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从1982—1985年共鉴定品种(系)1253份,总结了适合大量材料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和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抗细菌斑点病的抗源材料丰富,高抗材料322份,抗病材料247份,其余为中等以上感病材料。对于田间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的可靠性易受年度间气候差异的影响,提出设立感病标杆品种和苗期1—2片复叶展开时进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发病与子叶发病不呈正相关,所以在选择抗源做杂交亲本时,应选择植株与子叶均抗病的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育肥猪绝食代谢试验的绝食时间的探讨

中国畜牧杂志 1989

摘要:为探讨生长育肥猪绝食代谢试验的绝食时间,对3头瘦肉型去势公猪进行了两个体重阶段(40—50公斤)和(65—75公斤)1—6天的绝食代谢测定。前期绝食3天、后期绝食4天,呼吸商、体物质分解量和绝食产热量均达到平稳状态。分别为0.68—0.77、9.42—10.83(克/公斤~(0.75)·天)和80.50—94.17(千卡/公斤~(0.75)·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14)C示踪技术测定大豆光合速率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应用~(14)C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测定大豆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复叶的3个小叶间和小叶各部位间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叶正面的光合速率比叶背面的光合速率高24—29%;大豆没有发现午睡现象;盛花期至结荚期的光合速率高,大豆光合速率与根瘤固N之间有密切相关,并对籽实产量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大豆 光合速率 ~(14)C示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山野生果树资源生态分布及利用

北方园艺 1989

摘要: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北起张广才岭,西南延至通化、柳河交界的龙岗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包括通化、浑江、靖宇、抚松、长白、安图、和龙等市县,总面积约9.4万平方公里,最高的白山峰2691米,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春大豆区一些主要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本研究利用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及国外引入的品种共六十份,选用大豆十八种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在逐步回归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通径分析。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结果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成熟期、茎粗、单株有效分枝、株高和单株有效节与单株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蛋白质含量与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粒数、百粒重、含油量和单株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生产力有显著的线性效应。通径分析表明,入选的四个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作用都是正的,而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作用最大,且各自通过对方有一个较大的负的间接作用。据此,宜选择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及百粒重都较优的类型,进一步提高产量是有效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浸提温度对测定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1989

摘要:在不同温度下用DTPA液浸提4种土壤的有效铜、锌、铁、锰等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测定值与浸提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尤以有效养分含量丰富的土壤为甚。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设置恒温设备是必要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改良苏打盐渍土机制的研究——对土壤化学组成及盐碱特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 1989

摘要:本项研究是通过生物培养、示踪研究和盆栽试验完成的。通过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草木樨等有机物料在苏打盐渍土中的转化产物——脂肪酸(2C—5C)及CO_2的累积规律。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后,促进了脂肪酸与CO_2的累积。脂肪酸的含量顺序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导致了离子组成比例的变化。通过示踪研究结果表明:胡敏酸、草木樨及柠檬酸等有机物料均有促进CaCO_3活化的作用,活化能力为:柠檬酸>胡敏酸>草木樨,试验证明从CaCO_3中活化而释放的Ca~(2+)直接参与胶体的代换平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及在改变土壤盐分类型上的作用。本文综合阐述了有机物料在改良苏打盐渍土上的机理,为苏打盐渍土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