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穴内密度对合00-104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瑞

作者: 马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穴内密度;产量;产量因素;成穗率

期刊名称: 北方水稻

ISSN: 1673-6737

年卷期: 2015 年 45 卷 02 期

页码: 20-22

摘要: 以合00-104为试验材料,采取每穴1~7株为处理,3次重复,施肥总量400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穗数,随有效穗数的增加,产量随之升高,7株/穴产量最高为9 450 kg/hm2;在3株/穴时,成穗率最高。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增加土壤温度对高海拔生态区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景蕻,李刚华,杨从党,王绍华,刘正辉,王强盛,丁艳锋. 2010

[2]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3]不同控蘖措施对淦鑫688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彭春瑞,邱才飞,谢金水,关贤交,钱银飞,涂田华,潘晓华. 2012

[4]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应用研究(英文). 彭春瑞,谢金水,邱才飞,钱银飞,关贤交,潘晓华. 2012

[5]温度和CO2浓度升高下双季稻茎蘖动态、成穗率与产量的关系. 宋春燕,万运帆,李玉娥,蔡岸冬,胡严炎,周慧,朱波,王斌. 2023

[6]播期、播量对小麦郑麦10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攀,周正富,晁岳恩,李文旭,徐福新,汪庆昌,李巍. 2018

[7]优化芸豆产量及产量形成的氮磷钾肥料模型研究. 郝曦煜,肖焕玉,王英杰,马信飞,刘婷婷,梁杰. 2021

[8]不同灌水量和施钾水平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冯克云. 2009

[9]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节水新品种衡S29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李强,李慧敏,李丁,乔文臣,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赵明辉,赵凤梧. 2017

[10]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霍中洋,戴其根,张洪程. 2012

[11]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晁岳恩,杨攀,李巍,周正富. 2013

[12]不同氮钾施用量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何花榕,房贤涛,谢祖钦,张居念,卓传营,蔡光璟,杨惠杰. 2016

[13]播期、施氮量和密度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6

[14]分蘖期控制灌溉对土温及水稻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 王抄抄,黄炎,黄穗华,符如壮,唐湘如. 2016

[15]用~(14)CO_2示踪研究汕优10号不同类型群体的成穗率及光合效率. 洪晓富,蒋彭炎,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 1993

[16]对水稻功能叶片激素水平变化进程的初步研究. 陶龙兴,王熹,谈惠娟,张夫道. 2005

[17]水稻旱育宽行增粒高产栽培的原理与潜力初探. 费槐林,章秀福,禹盛苗. 1997

[18]高产小麦新品种-济南16号. 王法宏,李桂生. 1998

[19]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 2007

[20]水稻分蘖功能叶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成穗率的关系. 陶龙兴,王熹,谈惠娟,张夫道.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