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彦霞

作者: 冯彦霞;李伟;孙海燕;邓渊钰;于汉寿;陈怀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SSR标记;群体遗传多样性;基因流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6 期

页码: 495-5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小麦全蚀病病菌的群体组成和遗传多样性,采用8对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黄淮麦区的116个小麦全蚀病菌株进行了分析。8个SSR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平均值为0.66。供试菌株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6和0.27,漯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周口群体最低。不同群体间遗传距离均较小,为0.0199~0.1153,其中徐州和周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而周口和驻马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小。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0%,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0%。6个群体间的基因流为3.5。根据SSR多态性,对来源不同菌株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结构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关系。

分类号: S435.121.4

  •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陈长卿,陆宁海,彭云良,詹刚明,黄丽丽,康振生. 2010

[2]中国南方八省(自治区)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王玲,左示敏,张亚芳,陈宗祥,黄世文,潘学彪. 2015

[3]生物有机肥控制小麦全蚀病及作用机理初探. 杨秀芬,郑兴耘,杨怀文. 2016

[4]新型吡唑-3-甲酸酯类化合物HNNK--1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杨党伟,郭梅燕,蒋水萍,马毅辉. 2022

[5]枯草芽胞杆菌YB-05对小麦全蚀病菌胞内酶活的影响. 孙润红,徐俊蕾,杨丽荣,张洁,夏明聪,武超,薛保国,吴坤. 2018

[6]小麦全蚀病菌的致病力及寄主范围测定. 陈怀谷,王裕中,史建荣,沈素文. 2000

[7]木霉菌对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张丽荣,康萍芝,沈瑞清. 2007

[8]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 康萍芝,白小军,沈瑞清,张丽荣. 2006

[9]基于线粒体DNA D-loop序列的黄斑篮子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黄小林,李文俊,林黑着,杨育凯,李涛,虞为,黄忠. 2018

[10]中国地方家鸡群体遗传与表型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 罗威,郑茗,唐盈盈,林楚晓,黎镇晖,罗成龙,张细权,聂庆华. 2023

[11]基于GBS技术的不同鸽种群体进化分析. 张蕊,穆春宇,常玲玲,卜柱,杨明军,夏爱萍,杨晓明,汤青萍. 2023

[12]基于SSR和InDel标记的大翼橙亚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江东,普金安,赵婉彤,刘小丰,高恒锦,王婷. 2020

[13]四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微卫星分析. 张庭,卢迈新,叶星,全迎春,高风英,黄樟翰,白俊杰. 2009

[14]中国主要稻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王文斌,张荣胜,罗楚平,尹小乐,刘永锋,陆凡,陈志谊. 2014

[15]小麦白粉菌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中的初步应用. 张国珍,沈崇尧,段霞瑜,周益林. 2010

[16]不同放牧强度下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钊,梁新平,侯扶江,田苗苗,张红瑞,余莹,管永卓,王成章,严学兵. 2015

[17]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英文). 韩海斌,周晓榕,高书晶,庞保平. 2017

[18]不同来源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多样性与近缘种关系. 魏潇,章秋平,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张玉君,马小雪,刘威生. 2019

[19]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 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8

[20]藏獒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研究. 兰小平,郭宪,陈永昌,杨俊年,鄢珣,崔泰保.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