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殿升
作者: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kr基因;ph基因;远缘杂交;自然结实;沙丘小麦;小麦;远缘杂交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ISSN:
年卷期: 2000 年 001 卷 002 期
页码: 38-41
摘要: 在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兰州黑麦(Secale cereale cv lanzhou)杂交筛选具有可交配性基因(kr)品种中,发现普通小麦品种沙丘小麦(原产于日本)不仅具有kr基因和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基因(ph),而且与兰州黑麦杂交的第一代自然结实.这样的种质资源在小麦远缘杂交和品种改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春小麦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张婧,孙婧欣,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集临,张延明,关宇. 2017
[2]小麦遗传改良中的重要基因源-冰草. 韩冉,刁瑞宁,梁海凡,訾妍,汪晓璐. 2019
[3]小麦遗传改良中的重要基因源——冰草. 韩冉,刁瑞宁,梁海凡,訾妍,汪晓璐. 2019
[4]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蔡华,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陆维忠. 2006
[5]小大麦远缘杂交种研究进展. 张起昌. 2010
[6]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利用的体会. 裴自友,温辉芹. 1994
[7]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孙善澄. 1987
[8]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蔡华,马传喜,周淼平,马鸿翔,陆维忠. 2004
[9]小麦与天蓝偃麦草远缘杂交中结实性的研究. 畅志坚,赵怀生,李生海. 1992
[10]昆明自然条件下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初报. 顾坚,刘琨,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单芹丽,杨木军. 2006
[11]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刘辉,陈纯贤,孙敬三,王子宁,郭北海,方仁,王景林. 1996
[12]小麦种质资源宁春4号的研究和利用. 袁汉民,裘志新,陈东升,袁海燕,王晓亮,张富国,赵桂珍,汤忠. 2009
[13]不同小麦组合与玉米杂交产生单倍体的差异. 陈新民,赖桂贤,陈孝,周俊芳,刘俊秀,孙芳华. 1996
[14]小麦与小黑麦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王子霞,张跃强,海热古力,樊哲儒,王岩军,李剑峰,吴振录. 2008
[15]组织培养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白建荣,裴自友. 1994
[16]小麦远缘杂种材料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 程林梅,阎继耀,张原根,张和,梅青. 1993
[17]利用小穗培养克服小麦与玉米杂种的幼胚败育. 崔海瑞,方仁,王景林,孙敬三,路铁刚. 1992
[18]小麦远缘杂交现状、抗病基因转移及利用研究进展. 刘成,韩冉,汪晓璐,宫文萍,程敦公,曹新有,刘爱峰,李豪圣,刘建军. 2020
[19]小麦—野燕麦蓝粒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 2013
[20]不同化学试剂和处理方式加倍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效果. 尹米琦,张双喜,范春捆,王坤杨,王静,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槟榔叶表微生物前处理方式对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贞霖;马瑞;徐芮;杨顺义;芮凯
关键词:槟榔;叶表微生物;前处理;微生物收集;DNA提取
-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天然更新空间关联性研究
作者:刘济萌;刘贤德;马瑞;赵维俊;敬文茂;拓锋;王艳霞
关键词:青海云杉;天然更新;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
-
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作者: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关键词:冬小麦;矮秆基因;株高;分子标记
-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杨芳萍;曹世勤;郭莹;杜久元;鲁清林;吕迎春;白斌;周刚;张文涛;马瑞;何瑞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连锁和关联分析;测序技术;育种应用
-
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合粳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黄成亮;付久才;马瑞;王庆胜;朱宝国;孟庆英;杨晓贺;姚亮亮;邱磊;张茂明;王自杰;张家智;蔡永盛
关键词:水稻;合粳23;选育;栽培技术
-
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品种灌浆期抗旱耐逆性评价技术规程
作者:李静雯;白斌;厚毅清;何瑞;郭莹;马瑞;王红梅
关键词:冬小麦;气孔;抗旱耐逆性;技术规程;雨养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