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扣梅

作者: 陈扣梅;田莹莹;滕长才;张红岩;樊有存;周仙莉;韩雪梅;侯万伟;李萍;武学霞;刘玉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蚕豆;农艺性状;遗传模型;遗传率

期刊名称: 青海大学学报

ISSN: 1006-8996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8-14

摘要: 为研究蚕豆重要数量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及遗传规律,以云122和TF42为亲本构建F2遗传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F2代的株高、荚数、粒数、初荚节、茎粗、分枝数等6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符合Model B-6遗传模型,为两对主基因控制的等显性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52%.荚数、粒数、初荚节3个性状均符合Model A-1遗传模型,为1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8.53%、38.93%、70.56%,其中,初荚节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率.茎粗和分枝数未检测到主效基因,为微效多基因遗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蚕豆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显隐性关系,对进一步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进行挖掘、定位.

分类号: S643.6

  • 相关文献

[1]烤烟CMV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陈小翠,代帅帅,张兴伟,蒋彩虹,任民,程立锐,付宪奎,王元英,张志明. 2014

[2]烤烟CMV 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陈小翠,代帅帅,张兴伟,蒋彩虹,任民,程立锐,付宪奎,王元英,张志明,杨爱国. 2014

[3]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数量遗传分析. 王羽,樊庆琦,张利,隋新霞,李根英,楚秀生,张宪省,黄承彦. 2007

[4]茄子株高性状鉴定与遗传分析. 杨锦坤,张映,陈钰辉,连勇,郭欢欢,刘富中. 2019

[5]不同环境条件下花生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晓帅,梁明磊,胡长敏,王嵩,倪皖莉,江建华. 2016

[6]夏大豆F_2代农艺和光合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李增禄,陈宛妹,李星华,任凤山. 1995

[7]杂交粳稻农艺性状遗传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马洪文,殷延勃,武绍湖,王昕. 2009

[8]贵州特色蚕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李欢,陈惠查,阮仁超,黎小冰,康秀晗,谭金玉. 2020

[9]不同种植密度对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范雅芳,陈文晋,孔庆全,贺小勇,刘剑,刘雅娜,高学峰,郭建兵,郭文绪,张国雄. 2024

[10]不同蚕豆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康智明,郑开斌,徐晓俞,李爱萍. 2015

[11]蚕豆杂交F1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胡朝芹,何贵兴,吕梅媛,杨峰,于海天,杨新,王玉宝,王丽萍,郑爱清,代正明,唐永生,何玉华. 2023

[12]湖北蚕豆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评价(英文). 李莉,刘昌燕,陈宏伟,万正煌,刘良军,伍广洪,黎大革. 2017

[13]不同播期对重庆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杜成章,张继君,曾宪琪,张志良,陈红,李泽碧. 2010

[14]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不同世代遗传率的变化. 卢为国,袁道华,李金英,李海朝,文自翔,张辉. 2010

[15]温敏雄性不育小麦SCT-1育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蒲宗君,李式昭,李俊,杨恩年,孙华,刘培. 2014

[16]啤酒大麦籽粒品质性状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包海柱,张凤英,徐寿军,刘志萍,吕二锁. 2018

[17]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18]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海峰,段学艳,卫玲,刘博. 2020

[19]陆海渐渗系F2群体纤维品质性状数量遗传分析. 李兴河,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蔡肖,王海涛,张香云,张建宏. 2023

[20]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与节间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英文). 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