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量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海霞

作者: 马海霞;屈直;李丹;谢晴宜;杨信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病斑产孢;生态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常规流行学方法研究了白菜黑斑病病斑的产孢量。结果显示,影响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有许多因素:病斑日龄、保湿时间、光照、温度。病斑在6~9日龄时产孢能力较强。其中,8日龄病斑的产孢能力最强,而1~3日龄病斑产孢能力较弱;保湿时间对于产孢有较大影响。6~8 h时病斑几乎不产孢,14 h后病斑开始大量产孢;在直射光下病斑产孢最多,病斑在黑暗条件下比散射光条件下产孢能力强;白菜黑斑病菌在8~2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产孢,25℃最适合产孢,达到28℃时孢子基本不再产生。

分类号: S436.34

  • 相关文献

[1]芸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初步定量研究. 马海霞,刘影,屈直,李丹,杨毅,杨信东. 2013

[2]白菜黑斑病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的初步定量研究. 马海霞,屈直,刘影,李丹,高东梅,杨信东. 2013

[3]白菜黑斑病病菌孢子飞散及其传播定量研究初报. 马海霞,屈直,谢睛宜,刘影,高东梅,杨信东. 2013

[4]北京市生菜链格孢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石延霞,郭润婷,张涛,李宝聚. 2019

[5]芸苔链格孢菌与白菜互作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 刘影,徐文静,杜茜,杨信东,李启云. 2010

[6]不同杀菌剂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毒力研究. 柯常取,李明远,严红,崔敬希. 1990

[7]尼柯霉素对白菜黑斑病、大葱紫斑病杀菌效力测定初报. 耿本聪,徐昭晞. 1986

[8]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四)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方法. 王莹莹,宋加伟,石延霞,张扬,李宝聚. 2015

[9]李明远断病手迹(四十) "难分离"的万寿菊黑斑病菌. 李明远. 2013

[10]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三十)番茄匍柄霉叶斑病(灰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李宝聚,周艳芳,李金萍,谢学文. 2010

[11]锯齿盲走螨的初步研究. 曾涛,蒲天胜. 1997

[12]中华鼢鼠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侯国亮,张晓韡,张晓晔,马爱平,秦红娟,张志海. 2011

[13]粟穗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黄富,刘兴义,王志明. 1989

[14]藜麦生物学特性及精简栽培种植技术. 王创云,邓妍,段鹏慧,李润青,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牛学谦,王陆军. 2017

[15]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驯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曹旸,纪光燕,罗顺珍,高丽霞,陶玲,王秋兰,杨瑞恒,鲍大鹏,纪开萍. 2021

[16]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沙吾列·沙比汗,安沙舟,杨刚,努尔加列力,张荟荟,付爱良,郑晓红. 2010

[17]入侵性杂草黄顶菊生态学特性研究. 张米茹,史伟,刘士阳. 2009

[18]优良草坪植物——卵穗苔草. 刘建宁,王运琦,白元生,杨惠清,孙洁,康喜平. 2005

[19]灰飞虱的生态学特性及可持续控制途径的研究进展. 李伟,郭慧芳,方继朝,王荣富. 2007

[20]一株生姜生防内生真菌的生态学特性. 刘增亮,汪茜,宋娟,周双云,覃晓娟,车江旅,陈廷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