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工夫红茶揉捻理化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宏凯

作者: 朱宏凯;何华锋;叶阳;董春旺;桂安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工夫红茶;揉捻;温度;品质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168-17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揉捻过程中温度对工夫红茶加工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浙江小叶种工夫红茶揉捻中在制品PPO、POD酶活性,以及成品茶感官品质、理化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低温20±2℃时揉捻叶的PPO、POD酶活性保留较高,成品茶茶黄素含量显著增加,茶汤色差亮度L值与红色度a值提高,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成分的含量显著下降,醛类、醇类和酮类等香气成分的形成得到显著性增加,特别是苯乙醛、芳樟醇、橙花叔醇、紫罗酮及香叶基丙酮等红茶重要香气成分的含量显著增加。因此,低温下的揉捻方法可作为提升工夫红茶品质的一种新的技术工艺。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贵州工夫红茶不同萎凋时间对比研究. 申东,杨秀龙,黄恭清. 2013

[2]制茶工艺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钟应富,杨娟,罗红玉,张莹,袁林颖. 2015

[3]水漂对苦丁红茶制茶工序及品质的影响. 申东,左龙舟,何萍,郑文佳,刘思伟. 2012

[4]小叶苦丁红茶萎调与不萎调对比试验. 申东,张军,郑文佳,张乐乐,刘思伟. 2013

[5]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与发酵工艺研究. 徐奕鼎,丁勇,黄建琴,雷攀登,方吴云,夏先江,苏有健,胡善国. 2014

[6]近七年茶原料揉捻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卢素芳,李飞,王胜鹏,仇方方. 2018

[7]不同杀青与揉捻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徐奕鼎,丁勇,黄建琴,王烨军,雷攀登,方吴云,苏有健,夏先江. 2014

[8]温度和湿度对龙井绿茶和工夫红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王近近,袁海波,陶瑞涛,邓余良,滑金杰,董春旺,江用文,王霁昀. 2019

[9]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6

[10]萎凋叶含水量对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杨娟,王杰,王奕,罗红玉,钟应富,邬秀宏,袁林颖. 2020

[11]基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的工夫红茶单色光补偿萎凋品质分析. 何华锋,金雨青,褚飞洋,陈鹤立,陈琳,蒋金星,叶阳. 2018

[12]自然发酵工夫红茶品质形成与儿茶素氧化动力学分析. 黄怀生,黎娜,钟兴刚,粟本文. 2023

[13]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7

[14]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2020

[15]重庆工夫红茶发酵工序条件初报. 杨娟,袁林颖,李中林,钟应富,罗红玉,张莹,邬秀宏. 2018

[16]不同发酵方式对古茶树鲜叶制备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夏长杙,冉乾松,蒲璐璐,刘亚兵. 2023

[17]两种揉捻转速在“绿宝石”茶加工中的对比试验. 牟春林,潘科,张海伟,郑文佳. 2010

[18]云南勐海晒青毛茶产制概况. 陈红伟. 2000

[19]炒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小平,龚自明,袁中华. 2006

[20]揉捻对夏茶内含成分浸出特性及苦涩味影响. 赵熙,黄浩,包小村,郑红发,刘仲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