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亚文

作者: 曾亚文;李自超;杨忠义;申时全;张洪亮;王象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程-王籼粳分类;遗传多样性;六大生态群;云南地方稻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1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15-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程-王分类体系对云南收集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和遗传变异研究表明:(1)云 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化中心和优异种质的富集地区及其天然宝库,受中国与南亚两个稻种独 立起源中心的强烈影响,因而形成了云南尤其是滇西南稻种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举世瞩目。(2)云南地 方稻种分为籼粳2个亚种及其6大生态群,其中热带粳稻、光壳粳群和普通粳群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 的3.6%、18.1%32.1%;早中籼群、晚籼群和冬籼群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2.1%、43.9%、0.2%。 (3)六大生态群的平均多样指数依次为热带粳稻(1.2319)>晚籼群(1.1738)>普通粳群(1.1726)>光 壳群(1.1618)>早中籼群(1.1371)>冬籼群(0.9889);其地理生态分布与海拔、纬度密切相关。

分类号: S511.2

  • 相关文献

[1]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利用研究Ⅰ.农艺性状的表现及遗传多样性. 申时全,普晓英,杜娟,曾亚文. 2006

[2]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l连锁的MRG4766标记鉴定173份云南地方稻种. 李进斌,李鼎,孙一丁,许明辉. 2012

[3]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杨晓娟. 2006

[4]云南稻核心种质F_2世代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杨涛,普晓英,杜威,夏小环,普正贵,方晓东. 2008

[5]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分布. 李绅崇,曾亚文,申时全,李本逊,张忠省,戚六花,普晓英. 2004

[6]籼粳RILs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凌青,曾亚文,申时全,普晓英,程德兵,罗龙. 2004

[7]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1连锁的MRG4766标记鉴定173份云南地方稻种. 李进斌,李鼎,孙一丁,许明辉. 2012

[8]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 曾亚文,李自超,申时全,王象坤,杨忠义,张洪亮,陈于敏. 2001

[9]云南地方稻种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李自超,张洪亮,文国松. 2002

[10]两个时期收集的云南水稻农家品种表型多样性比较. 李金梅,崔迪,汤翠凤,阿新祥,余滕琼,马小定,张恩来,刘昌文,徐福荣. 2015

[11]不同海拔来源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各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王翠利,崔迪,汤翠凤,马小定,韩冰,曹桂兰,韩龙植. 2022

[12]云南地方老品种水稻中恢复基因位点遗传差异分析. 寇姝燕,邹茜,刘慰华,谭亚铃,文建成,金寿林,洪汝科,谭学林,袁平荣. 2012

[13]长臀鮠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孔杰,蒋晓红,周洲,张竹青,周路,李道友. 2016

[14]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5]人工养殖鲶的TRAP遗传分析. 葛学亮,孙中武,尹洪滨. 2010

[16]中国南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RAPD标记分析. 褚盼盼,向长萍,张称心,刘成平. 2007

[17]玉米抗粗缩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薛林,张丹,徐亮,金萌萌,彭长俊,徐辰武. 2011

[18]松嫩草地天然朝鲜碱茅居群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安凯,牟书靓,任华华,王英哲,王嘉莹,王志锋,任伟. 2017

[19]微卫星标记对4个贵州地方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红文,韩勇,刘镜,肖礼华,粟朝芝. 2016

[20]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初探. 梁斌,王敬文,明风,戴陆园,叶鸣明,沈大棱.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