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酸味特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泉宾

作者: 陈泉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酸味物质;有机酸;影响因素;检测方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15 卷 016 期

页码: 128-133

摘要: 茶叶品质是其外形与内质的综合体现,滋味是茶叶内质中的主要品质因子之一。有机酸作为茶叶中重要的呈味物质,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3%,是一些水解和氧化反应过程中碳氢化合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其不同组分的含量差异及与其他滋味物质又存在互作关系,直接影响茶叶的口感特性,是影响茶叶品质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不同茶树品种鲜叶自身有机酸差异,加工工艺、贮藏过程对茶叶有机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重点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茶叶有机酸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在乌龙茶烘焙过程中茶叶酸味与有机酸相关性、不同火功乌龙茶贮藏过程有机酸的变化及有机酸代谢通路等开展研究,丰富茶叶有机酸的内容,从代谢水平深入探讨,阐明变化机理。为从业者开展茶叶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茶叶中有机酸及其浸出特性研究. 刘盼盼,钟小玉,许勇泉,陈根生,尹军峰,刘平. 2013

[2]快速溶剂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有机酸. 章剑扬,刘新,车金水,汪琼,陈艳,叶明立. 2012

[3]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茶叶中10种有机酸含量. 王丽丽,杨军国,林清霞,项丽慧,宋振硕,张应根,陈林. 2019

[4]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 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 2010

[5]拟菱形藻软骨藻酸产生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生福,杨傲傲,刘华雪,李修岭,李伟斯,王士满. 2019

[6]发酵酒中高级醇的研究进展. 曾朝珍,张永茂,康三江,张霁红,张芳,张海燕. 2015

[7]葡萄和葡萄酒中甲氧基吡嗪的研究进展. 吕佳恒,管雪强,孙玉霞,王恒振,王世平,王俊芳. 2017

[8]GI值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及低GI食品生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靳玉龙. 2024

[9]乳中乳铁蛋白不同铁饱和度的构效作用、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齐英杰,郑楠,王加启,张养东. 2024

[10]欧洲家禽产品质量研究最新动态——记欧洲第十四届禽肉质量和第十五届鸡蛋产品及其质量研讨会. 陈继兰. 2009

[11]玉米种子活力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的应用. 吴丽丽. 2021

[12]越橘果实香气研究进展. 林佳琦,刘有春,杨艳敏,张舵,李嘉琦,魏鑫,刘成. 2025

[13]贵州茶叶机采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胡华健. 2009

[14]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 冷杨,陈富桥. 2016

[15]165个茶叶样品中的氟含量水平分析和基于斑马鱼模型的骨毒性研究. 张悦,马婉君,严寒,石亚丽,彭佳堃,林智,吕海鹏. 2023

[16]茶叶贮藏化学与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王哲,吴文亮,林智,戴伟东. 2021

[17]基于城市视角的年轻群体茶叶消费意愿与引导策略. 杜佩,姜爱芹,姜仁华,陈富桥. 2017

[18]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19]叶面喷肥对‘早金酥’梨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沙守峰,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姜晓艳. 2016

[20]高效解磷菌对矿物专性吸附磷的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边武英,何振立,黄昌勇.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