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对福建水仙乌龙茶中糖氨Maillard反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泉宾
作者: 陈泉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烘焙;乌龙茶;美拉德反应;生化成分;5-羟甲基糠醛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0 年 021 期
页码: 8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福建水仙乌龙茶在不同烘焙温度和时间下还原糖与氨基酸美拉德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烘焙温度的增加,反应程度逐步提高,氨基酸总量、茶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且相同温度下随烘焙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同时间下随温度升高,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有高有低,呈不同变化趋势;蔗糖含量均低于对照,葡萄糖、果糖快速反应完全.反应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含量在低温(110、120℃)、中温(130℃)下随烘焙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趋势,在高温(140、150℃)下呈先升至最高点后下降趋势.
分类号: TS272.59
- 相关文献
[1]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糖氨Maillard反应及风味的影响. 陈泉宾,陈键,王丽丽,邬龄盛,王振康. 2018
[2]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王振康. 2014
[3]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2019
[4]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陈荣冰. 2014
[5]烘焙工艺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6
[6]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7
[7]烘焙提香条件对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素强,杨娟,袁林颖,邬秀宏,李中林. 2015
[8]烘焙对冷藏后名优绿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黄藩,罗凡,张翔,胥亚琼,尧渝,李兰英,龚雪蛟. 2022
[9]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10]‘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11]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棪. 陈键,王丽丽,陈林. 2012
[12]干热后处理前后花香型乌龙茶的品质比较. 曾愉,陈维,马成英,胡蝶,夏红玲,林威鹏,乔小燕. 2023
[13]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梭. 陈键,王丽丽,陈林. 2012
[14]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陈键,张应根,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2
[15]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2004
[16]茶叶科学的开发研究. 阮宇成. 1997
[17]固体酸催化剂MxOy-ZrO2-Al2O3催化果糖分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李秉正,吴学众,黄日波. 2012
[18]CO_2-高温液态水体系下果糖分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李秉正,吴学众,黄日波. 2012
[19]固体酸催化剂M_xO_y-ZrO_2-Al_2O_3催化果糖分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李秉正,吴学众,黄日波. 2012
[20]乙醇中镧盐催化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吴学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UPLC-Q-Exactive/MS的不同烘焙处理岩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作者:钟秋生;彭佳堃;戴伟东;林智;吕海鹏;陈泉宾;李鑫磊;陈常颂
关键词:武夷岩茶;烘焙;化学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感官评价
-
不同压饼方式对白茶饼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应根;王秀萍;陈泉宾;林荣溪
关键词:白茶饼;冷压;鲜压;蒸压;感官品质
-
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作者:邬龄盛;陈泉宾
关键词:紫牡丹;茶树品种;红茶;加工;生化分析
-
九龙袍茶树品种不同超干发酵条件红茶品质特征探讨
作者:邬龄盛;陈泉宾;王秀萍
关键词:九龙袍;超干发酵;红茶;品质;探讨
-
有机白茶和常规白茶品质差异分析
作者:林燕萍;张见明;陈泉宾;黄毅彪;陈荣冰
关键词:有机白茶;常规白茶;内含成分;香气成分;感官品质
-
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关键词:烘焙;乌龙茶;生化成分;pH值;风味
-
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及配套工艺初探
作者:邬龄盛;王秀萍;陈泉宾
关键词: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红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