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方马铃薯(洋芋)鱼鱼营养品质及关键风味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俪娜

作者: 孙俪娜;祁岩龙;刘峰娟;徐艳文;于洋;张忆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洋芋鱼鱼;风味;挥发性化合物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22 年 37 卷 009 期

页码: 138-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分析由小麦粉、糯米粉、玉米粉、黄豆粉4种原料分别制备的洋芋鱼鱼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及产品感官特性,对比不同配方洋芋鱼鱼的营养品质和风味构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洋芋鱼鱼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区别,黄豆粉洋芋鱼鱼的营养组成更合理(高蛋白、高纤维、低碳水);4种配方洋芋鱼鱼包含16种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其中4种鲜味氨基酸,6种甜味氨基酸,6种苦味氨基酸,黄豆粉洋芋鱼鱼的氨基酸呈味特征更明显;4种配方洋芋鱼鱼中共检测到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煮制使洋芋鱼鱼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不同程度减少,以醇类和酸类减少最明显,经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出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8.109%.感官评价结果以糯米粉洋芋鱼鱼和小麦粉洋芋鱼鱼较优.

分类号: TS215

  • 相关文献

[1]一种适用于马铃薯主食快餐洋芋鱼鱼的风味骨汤包. 张俊,于洋,张忆洁,宋芳芳,宋鱼,祁岩龙. 2019

[2]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洋芋鱼鱼质构特性的影响. 孙俪娜,祁岩龙,刘峰娟,徐艳文,于洋,张忆洁. 2022

[3]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冯涛,水梦竹,李雪,宋诗清,庄海宁,张劲松. 2018

[4]食用菌风味物质及其在美拉德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刘培基,崔文甲,王文亮,弓志青,杨正友. 2020

[5]生乳中风味物质特征及来源研究进展. 陈银阁,张养东,李宁,张元庆. 2024

[6]鱼露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江津津,梁兰兰,林婉玲,林金莺. 2017

[7]外源可发酵糖对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谢克林,冯涛,庄海宁,邴芳玲,高林林,桑敏. 2016

[8]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周明珠,乔宇,廖李,向雅芳,姚晓波,胡建中,熊光权,卢素芳. 2019

[9]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 2017

[10]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影响. 王丹,鲁榕榕,马越,朱莉,王宇滨,赵晓燕. 2020

[11]B型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刘万学,范中南,万方浩,程立生. 2008

[12]风味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与挥发性化合物的表征(英文). 于美娟,谭欢,何双,杨慧. 2021

[13]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单杨,李忠海. 2006

[14]酶解对香蕉果酒发酵前后风味的影响. 钟思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李璐,卢楚强,陈从贵,邹波. 2024

[15]羊肉风味物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索效军,张年,李晓锋,熊琪,杨前平,陈明新. 2012

[16]蜂蜜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王跃,王胤晨,袁扬,邓梦青,廖艳,徐龙飞,赵恬. 2024

[17]根瘤蚜对不同抗性葡萄的选择性及葡萄根系挥发性物质的鉴定. 郑秋玲,翟衡,蒋恩顺,王忠跃. 2009

[18]储藏过程中稻谷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酶活力变化的研究进展. 张鹏,郑丹,彭西甜,陶明芳. 2024

[19]发酵与焙烤对可可豆香气影响的GC-MS分析. 易桥宾,谷风林,房一明,徐飞,那治国,赵友兴. 2015

[20]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8个产区香椿挥发性成分差异. 张乐,张雅,史冠莹,赵丽丽,蒋鹏飞,王旭增,王赵改.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