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军峰
作者: 尹军峰;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饮料;加工技术;综述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2 年 22 卷 01 期
页码: 10-16+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茶饮料加工中存在的茶汤浑浊、沉淀和香味闷熟、低下等主要问题,从茶叶浸提、过滤、品质保存、灭菌和包装等方面对各种技术方法和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现状提出今后茶饮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分类号: TS275.2
- 相关文献
[1]苦瓜仁蛋白饮料的加工技术. 滕葳,柳琪,张海松,王磊,苏本玉. 2000
[2]香蕉饮料研究进展. 洪佳敏,邱珊莲,郑云云,林宝妹,郑菲艳,张帅,周红玲,郑开斌. 2019
[3]玉米汁饮料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陈智毅,吴继军,李升峰,徐玉娟,陈卫东,刘学铭,邹宇晓. 2003
[4]蜂蜜银耳茶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王文亮,杜方岭,吕铁信,宋康,孙爱东. 2008
[5]膜除菌技术在茶饮料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尹军峰,袁海波,许勇泉,陈建新,汪芳. 2007
[6]西番莲的加工利用研究. 陈智毅,李升峰,吴继军,刘学铭,徐玉娟,陈卫东. 2006
[7]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中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林涛,邵金良,樊建麟,刘兴勇,陈兴连,汪禄祥,刘宏程. 2018
[8]饮茶不当对健康的危害:现象、机理及对策. 朱永兴,Hervé Huang,杨昌云. 2005
[9]中华茶医学研究进展. 朱永兴,张友炯. 2006
[10]山芹菜饮料的研究. 王薇. 1997
[11]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蜜饯、果冻和饮料中的甜蜜素含量. 程雪梅,周敏. 2004
[12]天然荸荠饮料的加工. 王薇. 1995
[13]鹌鹑蛋饮料的加工技术. 王薇. 1996
[14]甘蔗汁饮料的开发. 王薇. 1996
[15]火龙果果汁饮料复合稳定剂研究. 周俊良,谢国芳,王晓芸,张兴无. 2014
[16]火龙果果汁饮料护色工艺. 谢国芳,周俊良,许倩,张兴无. 2012
[17]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工艺优化. 周俊良,沈佳奇,马玉华,韩秀梅,张兴无. 2017
[18]绿豆饮料制备中α-淀粉酶解工艺优化研究. 冉佳欣,马挺军,王建楠. 2015
[19]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李振宇,董玉玮. 2013
[20]雪茶活性成分提取与饮料制作研究. 李勇,宋慧,唐仕荣,张挺,徐晓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诺;邹纯;余启明;尹军峰
关键词:腐败微生物;现制饮料;防控;检测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
-
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许继业;彭佳堃;高健健;李亚隆;孙若璠;易景波;匡蓓;戴伟东;谭俊峰;林智
关键词:竹沥;茶;香气;滋味;血糖;血脂
-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方成刚;杨高中;杨莹彪;张丽秋;陈霞;李连超;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藤条茶;感官审评;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
-
早青与晚青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作者:郭丽;谢晨昕;林智;岳文杰;张悦;郭雅玲
关键词:铁观音;香气品质;早青;晚青;早青茶;晚青茶;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