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绿茶和连翘红茶的特征成分测定及营养成分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曦

作者: 李曦;赵珊;仲伶俐;郑幸果;黄世群;秦琳;雷欣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连翘叶;营养成分;连翘酯苷;连翘苷;连翘脂素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06 期

页码: 312-317,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建立了同时测定连翘叶茶中连翘酯苷A、连翘苷、芦丁和连翘脂素的液相色谱方法.采用70%甲醇在70℃恒温水浴回流提取目标物,以0.3%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选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在277 nm下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该方法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好,检出限和定量限低,适用于连翘叶茶中上述四种活性成分的测定.采用标准方法和自建方法对连翘绿茶(FGT)和连翘红茶(FBT)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14.15%和15.02%),利于茶汤甘甜滋味及香气形成;FGT的水浸出物(50.62%)、维生素C(48.63 mg/100 g)、总多酚(11.06%)、黄酮(2.39%)、连翘酯苷A(8.77%)、连翘苷(4.98%)和芦丁含量(2.19%)显著高于FBT(p<0.05),其中特征成分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远高于传统中药连翘(果);FBT虽特征成分含量低,但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了更易吸收和更强药理活性的连翘脂素(2.88%),含量远高于FGT(0.10%).此外,FBT茶汤呈橙黄色,含有11.83 mg/100 g的茶黄素.综上,两种连翘叶茶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极具市场潜力.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连翘果实干物质与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李卫建,李先恩. 2006

[2]产地、采收期及干燥方式对连翘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王琳,贺献林,张海新,李运朝,李洪涛,及华. 2020

[3]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贾东升,李荣乔,谢晓亮,温春秀,崔施展,刘铭. 2016

[4]连翘叶总黄酮对斑马鱼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吕允珂,郑萱,张菊,崔施展,王明雪,周春伶,贾东升. 2024

[5]连翘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 龙沈飞,王文涛,朴香淑. 2019

[6]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的影响. 崔旭盛,靳鹏博,李鑫,宗建新,祁飞,高秀强,刘灵娣,胡肖肖,谢超. 2019

[7]双黄连口服液质量分析. 吴雪琴,王胜义,王磊,王富河,吴亮红,崔东安,孙研. 2020

[8]连翘不同部位连翘苷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黄九林,魏春雁,李庆华. 2011

[9]RP-HPLC法测定益蒲灌注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苗小楼,李芸,潘虎,杨耀光,苏鹏,王瑜,焦增华,王晓力. 2010

[10]HPLC法测定兽用银翘散中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 章厉劼,廖欢,栾庆祥,黄鑫,金晓峰,余波,王庆红. 2022

[11]连翘提取液中连翘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黄九林,魏春雁,李庆华. 2012

[12]河北太行山区青翘产地初加工方法研究. 刘铭,贾东升,谢晓亮,刘灵娣,温春秀,边建波,田伟. 2016

[13]银翘蓝芩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李剑勇,杨亚军,李冰,陈佳娟. 2010

[14]丹翘灌注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苗小楼,王东升,张世栋,董书伟,严作廷. 2013

[15]连翘苷含药血清的制备及测定. 任杰,武果桃,韩一超,孟冬霞,赵娟,曹日亮,徐芳,刘国敏,栗艳. 2014

[16]大球盖菇菇盖和菇柄营养成分分析. 王丽,倪淑君,李淑荣,汪慧华,姜晓仙,刘小飞,潘妍. 2016

[17]冷饭团生物学特性研究. 韦茜,刘朝英,赵艳,彭玉基,刘涛. 2010

[18]闽东北野生乌饭树叶营养成分分析. 颜孙安,钱爱萍,林香信,饶秋华. 2007

[19]金线莲组织培养及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刘润东,郭文杰,林忠宁,鲁雪华. 2006

[20]野生冷饭团果实与家种果实品质比较. 金吉芬,潘世明,刘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