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藜麦与麦类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世群

作者: 黄世群;秦琳;赵珊;仲伶俐;李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藜麦;麦类;营养成分;评价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18-122

摘要: 为全面了解藜麦的营养价值,以便在四川高海拔地区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7个供试样品均采用国家食品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个供试样品营养丰富,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除水分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脂肪和灰分含量相对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大麦和青稞差异不显著,其余均差异显著,小麦含量最高63.69%,黑藜麦含量最低55.74%,最大差值为7.95%;蛋白质含量依次为黑藜麦>红藜麦>白藜麦>黑青稞>大麦>小麦>青稞,均差异显著,黑藜麦最高为18.05%,青稞最低为8.30%,最大差值为9.75%;膳食纤维含量依次为青稞>大麦>小麦>黑青稞>白藜麦>黑藜麦>红藜麦,白藜麦和黑藜麦差异不显著,其他均差异显著,青稞最高为18.50%,红藜麦最低为5.33%,最大差值为13.17%;脂肪和灰分含量大多差异显著,脂肪最大差值为4.22%,灰分最大差值为2.22%.7个供试样品均含有16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但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大相差分别为:7.12%、2.83%、4.47%、1.60而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的总量占比藜麦均大于麦类,白藜麦占比最高为35.50%.采用WHO/FAO模式对供试样品进行理想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评价,藜麦SRC值均大于麦类作物,且白藜麦SRC值最大为78.28,与100最接近.7个供试样品均含有丰富的能维持人体正常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黑藜麦的氨基酸总量最高,口感相对较好,经必需氨基酸分析,白藜麦营养价值相对更好.

分类号: S51

  • 相关文献

[1]新型叶菜类蔬菜-藜麦菜的营养与潜力. 崔纪菡,魏志敏,刘猛,赵宇,宋世佳,李海鹏,夏雪岩,李顺国. 2019

[2]宁夏不同产区、不同品种藜麦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赵丹青,开建荣,路洁,刘炜. 2019

[3]挤压膨化藜麦粉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婷,张艺沛,何宗泽,常嘉乐,岳田利,袁亚宏. 2019

[4]基于西藏不同藜麦资源营养成分的研究. 古桑德吉,林长彬,杰布. 2019

[5]藜麦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杨发荣,黄杰,魏玉明,李敏权,何学功,郑健. 2017

[6]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魏爱春,杨修仕,么杨,刘浩,秦培友,赵德刚,李怡,任贵兴. 2015

[7]拉萨藜麦的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 夏陈,张盈娇,陈建,杰布,林长彬,李娟,朱永清. 2017

[8]藜麦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顾娴,黄杰,魏玉明,金茜,杨发荣. 2015

[9]不同海拔藜麦的营养成分差异性研究. 徐天才,和桂青,李兆光,赵菊,苏泽春,薛润光. 2017

[10]藜麦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利用. 陈茜,王振兴,孙健,何雪梅,李南,张雪春. 2023

[11]甘肃藜麦品种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性能差异比较. 谢志军,魏玉明,黄杰,刘文瑜,杨发荣,杨钊,杨超. 2023

[12]藜麦在青海的引种及适应性鉴定方法探讨. 刘洋,闫殿海,毛玉金,张玉清,姚有华,党斌,迟德钊. 2016

[13]24种热带禾本科植物的绿肥价值分析与评价. 赖杭桂,高玲,张如莲,郇恒福,刘国道. 2011

[14]江苏海区浒苔的营养与食品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胡传明,陆勤勤,杨立恩,周伟,许广平,邓银银,田翠翠. 2018

[15]不同月龄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陈春秀,马超,贾磊,王群山,王钢. 2019

[16]黄花苜蓿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闫伟红,李康宁,宁发,马玉宝,师文贵,姜超,王凯. 2018

[17]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模糊评判. 王文林,曾辉,邹明宏,陆超忠. 2009

[18]浙江地区3种淡水经济贝类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郑汉丰,李家乐. 2012

[19]投喂3种不同饲料的中华鳖品质比较分析及评价. 李本旺,黄启成,莫介化,王广军,李宗承,牟希东,莫斌胜,王晓斌. 2012

[20]5个产区咖啡果皮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 胡荣锁,董文江,宗迎,王海茹,赵建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