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种子活力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树敏
作者: 侯树敏;姚大年;张文明;司洪芳;王昌初;韩立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种子活力;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4 年 32 卷 05 期
页码: 15-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 2 0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和常规种为材料 ,研究种子活力和产量关系。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品种种子活力间、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 ,第 1主成分特征根λ1 =4.12 2 1,贡献率为 68.70 2 0 %,为发芽率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1663 ,贡献率为 19.43 82 %,为幼苗干重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60 15 ,贡献率为 10 .0 2 5 3 %,为相对电导率因子。相关分析表明 :种子的初次计数、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田间出苗率均与产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DH群体种子活力性状的遗传分析. 蔡鑫,成洪涛,陆光远,梅德圣,桑世飞,付丽,王会,储文,丁炳莉,汪文祥,胡琼. 2019
[2]浅谈花溪灰萝卜种子最佳收获期. 李娟,雷霞,牟琼,杨春燕. 2015
[3]大豆萌动种子及株体对渍水环境的反应. 宋英淑,杜智芹,徐永华,尹达龙,李学湛. 1989
[4]种子大小分级对玉米种子活力、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杜江洪,赵宇宏,李文革,赵国强,慈艳华,孟繁盛,霍剑锋. 2017
[5]赶粉后不同时期喷施外源激素对杂交水稻Ⅱ优7954种子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朱泯亦,曹栋栋,王利,杨佳恒,赵光武. 2020
[6]滴水量和滴水频率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 2021
[7]水肥用量对制种玉米水肥利用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 2021
[8]施磷量对春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宋勤璟,贾永红,刘孝成,张金汕,吴薇,祖丽胡玛尔·阿卜杜热依木,吴娜尔·努尔丹汗,石书兵. 2017
[9]脱叶剂对夏播棉产量、品质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胡晓丽,姜艳丽,宋建中,皇甫张龙,解保家. 2015
[10]PEG对谷子种子活力和田间产量影响的研究. 智慧,陈洪斌,凌莉. 1998
[11]尿囊素浸种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谢德意,梁慧珍,赵伯善. 1995
[12]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李中印,刘京宝,吴凤兰,祝小丽,黄璐,夏来坤. 2010
[13]甘蓝型油菜高芥酸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陈静,饶勇,肖华贵,杨斌,李超. 2011
[14]2001~2012年贵州省油菜区试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趋势分析. 李其义,黄贵民,魏忠芬,王军. 2013
[15]不同密度水平对甘蓝型油菜“镇油5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岳绪国,顾炳朝,唐泽庆,杨军,王克明. 2008
[16]关于甘蓝型油菜直播密度的研究(英文). 赵继献,戴祥来,任廷波. 2017
[17]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曾章丽,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2007
[18]甘蓝型油菜化学杂交剂SX-1制种应用研究. 郭徐鹏,李永红,李建昌,田建华,赵小光,张智,张耀文,李殿荣. 2013
[19]甘蓝型油菜每角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孙程明,陈锋,陈松,彭琦,张维,易斌,张洁夫,傅廷栋. 2020
[20]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孙程明,陈松,彭琦,张维,易斌,张洁夫,傅廷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作者:钱森和;杨子成;阮永海;侯树敏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高毒力;紫外诱变;产孢量;固态发酵
-
大豆种子硬实突变体Mzp661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作者:苗龙;舒阔;胡彦姣;黄茹;何艮华;张文明;王晓波;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种子硬实;种皮结构;混合群体分离测序;候选基因
-
包被植物精油对AA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作者:李伟;陶春卫;王法明;王自清;张文明;朱元芳;张建胜
关键词:植物精油;肉鸡;生长性能;平均日采食量
-
2018-2021年云南楚雄地区云南红梨等作物上瓢虫数据集
作者:张文明;黄传涛;孙永海;侯开雄;鲁敏;王文静;飞从志
关键词:天敌;瓢虫资源;生物多样性;楚雄
-
小麦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作者:郑文寅;曾令楠;程颖;侯丞志;曹文昕;赵莉;姚大年
关键词: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Griffing双列杂交Ⅱ;遗传分析;营养和健康品质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含量检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作者:李佳佳;洪慧龙;万明月;储丽;赵敬会;汪明华;徐志鹏;张阴;黄志平;张文明;王晓波;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茎秆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检测定标模型;生长习性;抗倒伏育种
-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籽粒和面条品质分析
作者:吴豪;黄园园;汪辉;周玉;沈家成;张璨;丁锦锋;邹娟;马尚宇;郭文善;郑文寅;姚大年
关键词:小麦;品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