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敏

作者: 沈敏;钟发刚;王新华;温建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染色体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技

ISSN: 1000-6419

年卷期: 2002 年 32 卷 08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筛选建立了 8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通过对其染色体的分析、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及病毒中和活性等指标的检测 ,表明 8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接近两亲本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 ;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 ,其中 6株为IgG1,2株为IgG2a ,且对BVDV具有不同程度的中和能力。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国内新型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张倩,陶洁,张东,区炳明,林航,杨颖,张信军,朱礼倩,王建业,贺生中,孟婷,谢静,朱国强. 2017

[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研究. 邓宇,王新华,郭燕,钟发刚,沈敏. 2007

[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钟发刚,王新华,程安春. 2006

[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王姝,朱远茂,蔡红,马磊,史鸿飞,吕闯,董秀梅,高欲燃,薛飞. 2013

[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石河子株E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黄新,钟发刚,薄新文,杨华,郭燕,刘志强,赵军民,任耀军,罗盘棋,王新华. 2008

[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范进江,薄新文,钟发刚. 2008

[7]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 钟发刚,程安春,王新华,邓宇,郭燕. 2008

[8]沙冬青总生物碱体外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邱翔宇,相猛,方梅,贾宁. 2013

[9]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玛纳斯株E2基因的克隆及其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分段表达. 黄新,王新华,钟发刚. 2009

[10]抗CP型、NCP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 赵玉龙,吾莫尔,薄新文,李岩,钟发刚,李娜,库朝锋. 2009

[1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对CD80和CD86 mRNA转录的影响. 韩猛立,黄新,钟发刚. 2012

[12]牛病毒腹泻病毒(BVDV)E2重组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钟发刚,黄新,王新华,李娜. 2010

[13]内蒙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学调查. 童钦,吕晓妍,王炜,项键. 2013

[14]新疆石河子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李娜,韩猛立,黄新,薄新文,王新华,赵玉龙,钟发刚. 2009

[1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韩猛立,李娜,黄新,薄新文,王新华,赵玉龙,钟发刚. 2010

[1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0蛋白的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王雪枝,朱远茂,史鸿飞,严昊,蔡红,王姝,马磊,薛飞. 2014

[17]牛病毒性腹泻病毒Core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张康,张璇,闫遵祥,王磊,张凯,张景艳,罗永江,仇正英,薛欢,李建喜. 2019

[18]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 傅欣玲,张聪,舒鑫,李文良. 2018

[19]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LC株的分离与鉴定. 马旭升,何延华,盛金良,黄新,丁金花,豆晓霞,刘贤侠,陈创夫. 2018

[20]一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GSLY的分离鉴定. 张康,张凯,王磊,崔东安,张景艳,闫遵祥,马雪青,薛欢,李建喜.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