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乾肉羊ATG5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超

作者: 崔超;杨少滢;梁应嘉;缪立生;肖成;刘宇;金海国;王昱;曹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乾肉羊;ATG5基因;肉质性状;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67-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实验旨在探索双乾肉羊ATG5(Autophagy-Related Gene 5,ATG5)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连锁关系。选取49只双乾肉羊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寻找ATG5基因第1外显子的突变位点,利用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通过SPSS软件分析不同ATG5基因单倍型组合与双乾肉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筛选部分肉质性状对应的ATG5基因优势单倍型组合。双乾肉羊ATG5基因第1外显子共检测到G61T、A64G、T215C3个SNPs位点,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一致,在该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且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3个SNPs位点组成的8种可能单倍型中仅表现为2种单倍型,分别命名为H1(GAT)、H2(TGC),单倍型频率分别为0.745、0.255。ATG5基因不同单倍型组合与肉质性状关联分析表明,H1H1组合的24 h、48 h的滴水损失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高于H1H2组合,十七烷酸显著高于H2H2组合;H1H2组合的pH、十八碳烯酸显著低于或显著高于其他2种组合,蛋白质显著高于H1H1组合;H2H2组合的肉豆蔻酸和棕榈油酸显著低于其他2种组合,硬脂酸显著高于H1H2组合。

分类号: S826.2

  • 相关文献

[1]双乾肉羊PDK4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及多态性分析. 缪立生,肖成,杨少滢,栾祜,赵文军,沈宏旭,刘宇,曹阳,巩俊明. 2024

[2]KIF26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绵羊脂肪酸相对含量、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梁应嘉,崔超,杨少滢,肖成,刘宇,曹阳,马惠海,金海国. 2023

[3]双乾肉羊全基因组SNP/InDel分析及毛色相关候选基因鉴定. 刘正喜,武斌,胡明月,白春艳,赵中利,曹阳,马惠海,闫守庆. 2021

[4]中国草原红牛HTR2A基因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思月,云巾宴,刘宇,肖成,赵玉民,吴健,曹阳. 2023

[5]栽培大豆(G. max)和野生大豆(G. soja)的Glyma13g21630基因多样性. 张乐,李英慧,刘章雄,邱丽娟. 2011

[6]小麦TaPK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张洪映,毛新国,景蕊莲,谢惠民,昌小平. 2008

[7]小麦抗旱相关基因TaCRT-D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王计平,毛新国,景蕊莲,李润植,昌小平. 2008

[8]沃金黑牛GPR4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不同阶段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刘宇,肖成,金海国,杨少滢,缪立生,沈宏旭,曹阳. 2022

[9]基于单倍型肉牛屠宰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李宏伟,徐凌洋,王泽昭,蔡文涛,朱波,陈燕,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 2022

[10]大麦糯性相关基因Wx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朱彩梅,张京. 2010

[11]栽培大豆(G.max)和野生大豆(G.soja)的Glyma13g21630基因多样性. 张乐,李英慧,刘章雄,邱丽娟. 2011

[12]大豆叶柄夹角相关基因GmILPA1单倍型分析. 陈玲玲,刘亭萱,谷勇哲,宋健,王俊,邱丽娟. 2021

[13]青海省细粒棘球蚴线粒体cox1基因和nad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马睿麟,娄忠子,李立,胡广卫,赵全邦. 2014

[14]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NAC67参与调控穗长和每穗小穗数. 张宏娟,李玉莹,苗丽丽,王景一,李超男,杨德龙,毛新国,景蕊莲. 2019

[15]GPAT/AIRC基因对白耳鸡群体肌肉肌苷酸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张学余,束婧婷,韩威,陈国宏. 2009

[16]绵羊MTNR1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 王明远,朱梦婷,邵焱焱,杨永林,余乾,尼加提·夏开尔,赵宗胜,杨华. 2021

[17]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A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及其定位. 岳爱琴,李昂,毛新国,昌小平,李润植,贾继增,景蕊莲. 2011

[18]小麦TaDREB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陈吉宝,景蕊莲,员海燕,卫波,昌小平. 2005

[19]绵羊ME1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曹阳,曹阳,周国利,金海国. 2014

[20]鲁禽3号麻鸡优良肉质性状分子遗传标记筛选. 王丹丹,周艳,雷秋霞,韩海霞,林浴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