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悦
作者: 石悦;房永雨;于卓;杨东升;柴文娟;刘拴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丹草;成熟种子;组织培养;愈伤组织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1007-0907
年卷期: 2020 年 48 卷 005 期
页码: 119-124
摘要: [目的]建立高丹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高丹草转基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以高丹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外源激素配比(2,4-D、NAA、6-BA、IBA)对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分化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1.5 mg/L),诱导率达到65.63%;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 mg/L)+6-BA(1.5 mg/L),分化率为80.21%;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 mg/L),生根率达74.30%;移栽组培苗选择花土:珍珠岩:蛭石=3:1:1的营养土作为移栽基质,生长状况较好.[结论]高丹草成熟种子的再生体系为诱导培养基MS+2,4-D(1.5 mg/L),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 mg/L)+6-BA(1.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 mg/L).
分类号: S544.9
- 相关文献
[1]草坪型高羊茅成熟种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余桂红,马鸿翔,佘建明,杨飞武,陆维忠. 2004
[2]草地早熟禾成熟胚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佘建明,张保龙,陈志一,倪万潮. 2003
[3]高羊茅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I.多种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郎春秀,吴关庭,胡张华,陈笑芸,王伏林,金卫,陈锦清,夏英武. 2005
[4]小花碱茅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雪芳,王春梅,张金林,段丽婕,王锁民. 2014
[5]观叶花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黄小光,丘银清,林雄. 2001
[6]‘闽牧6号’狼尾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陈志彤,何水林,黄毅斌,林永生. 2016
[7]中国黄连组织培养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方周伯,黄凤英,沈永珍,李淑久. 1990
[8]杂交构树茎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田瑞,黄咏明,卢素芳,徐爱春,戴永红,龚艳,秦仲麒. 2019
[9]提高籼稻品种组织培养效果的研究. 王子斌,潘学彪,唐克轩,孙宗修. 2001
[10]提高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技术研究.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郑添群,林书瀚,黄伟雄. 2005
[11]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花石蒜小鳞茎及茎尖的分化培养的影响. 林田,刘灶长,李天菲,郑海柔,罗利军. 2006
[12]影响辣椒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分析. 高素燕,李素文,吕敬刚,焦定量,黄亚杰. 2014
[13]福建茶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丁力,崔立霞,卢莎,蒋昌顺. 2009
[14]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程泉,雷中华,黄启秀,曾幼玲. 2020
[15]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萝卜与大白菜的属间杂种. 赵德培. 1983
[16]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下胚轴组织培养的器官形成. 黄记生,莫荣达. 1981
[17]椰子愈伤组织诱导与防褐变技术研究. 周焕起,黄丽云,许小妹,傅家庭,刘蕊. 2010
[18]五味子种子萌发与愈伤组织的诱导. 张华,李姝睿,龙丽坤. 2013
[19]生长素诱导植物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研究进展. 李东霞,许丽菁,王永,符海泉,徐中亮. 2018
[20]54Q53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初探. 李顺,王国良,贾春林,盛亦兵,孙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蒙古冰草XTH基因生物信息学及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
作者:陈艺豪;房永雨;范菠菠;张学峰;赵彦;闫秀秀;吴婧;翟永青;于卓;马艳红
关键词:蒙古冰草;XTH;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
不同调质温度对超期库存稻谷粉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作者:石悦;钱广宇;杨洁;李军国;李方方;李俊;姚婷;雷雨衡
关键词:超期库存稻谷;粉体;调质温度;理化性质
-
陈化稻谷替代玉米对混合粉料制粒成型性能影响及工艺参数优化
作者:邵爽;石悦;李星;李军国;杨洁;梁俊杰;李俊;牛力斌
关键词:陈化稻谷;替代比例;工艺参数;成型特性;产品质量
-
烟青虫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作者:梁辉;杨东升
关键词:烟青虫;烟草;COI;系统发育
-
蒙古冰草脱水素基因生物信息学识别及表达分析
作者:翟永青;马艳红;范菠菠;房永雨;张学峰;于卓;李坤;吴婧;闫秀秀;赵彦
关键词:蒙古冰草;脱水素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干旱胁迫
-
夜蛾黑卵蜂对烟草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应用评价
作者:俞世康;杨东升
关键词:夜蛾黑卵蜂;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烟草
-
饲用大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分析和评价
作者:郭呈宇;房永雨;伊风艳;史志丹;乔慧蕾;刘芳;赵和平;朱林飞;丁海君
关键词:大麦;种质资源;籽粒;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