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齿蛇葡萄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产多酚类物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凌丽娟

作者: 凌丽娟;钟伊嘉;潘晓洋;梁琦;陈雨琴;唐道邦;陈继光;尹忠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叶;藤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多酚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ISSN: 2095-6002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04-120,16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显齿蛇葡萄叶富含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资源食品原料。以显齿蛇葡萄幼叶为外植体诱导出了2种典型的愈伤组织,通过激素优化和连续筛选获得了性状优良的愈伤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显齿蛇葡萄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对悬浮培养细胞中的主要多酚类物质进行了鉴定,并评价了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HLPC)检测技术,分别从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中鉴定出了7种和10种多酚类化合物,其中原花青素B1、(+)-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为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中共有的物质,且含量较高,其中以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在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中分别达到了5 020.965μg/g和1 044.725μg/g。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悬浮培养细胞多酚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30.681μg/mL和3.685μg/mL,相同质量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和总还原能力均强于维生素C,其抗氧化能力主要源于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儿茶素。希望研究可为显齿蛇葡萄细胞培养及其多酚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调控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01.2

  • 相关文献

[1]~(60)Coγ射线辐照对麻黄离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高晓原,曹有龙,陈梅红. 2001

[2]水稻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王满,李霞. 2009

[3]苹果体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李玉生,吴永杰,赵艳华,吴雅琴,程和禾,陈龙. 2011

[4]裸燕麦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崔林,范银燕. 1997

[5]麻黄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 曹有龙,许兴,赵军,陈放. 2000

[6]苹果转化细胞的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 李玉生,吴永杰,吴雅琴,程和禾,赵艳华,陈龙. 2013

[7]籼稻绿芽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赵成章,杨长登,戚秀芳. 1992

[8]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9]天然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比较研究. 郑琳,刘盼盼,王雪萍,高士伟,龚自明. 2019

[10]藤茶总黄酮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秦亚茹,张友胜,张凯,丁振东,曾萍,孔繁晟. 2019

[11]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同时纯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 张友胜,施英,徐玉娟,肖更生,刘学铭. 2008

[12]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藤茶资源评价研究. 张朝阳,秦邦,马世龙,李建勋,胡百顺,向班贵. 2023

[13]藤茶中香气组成的气相色谱测定. 王华夫,游小清. 1996

[14]显齿蛇葡萄资源及藤茶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宋红菊,何斯霞,胡哲琴,周大鹏,陈平,陈佳. 2024

[15]藤茶类茶产品及其加工工艺. 杨英雄,张蓉,张友胜. 2005

[16]KF_8生根剂促进插条生根机理探讨. 陈小桦,张清,吴祥剑,罗晓青. 2014

[17]秋水仙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杨茂成,赵建华. 1997

[18]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钱虎君,郑安俭,汤义华,焦庆清,张红生. 2010

[19]春兰根状茎增殖分化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石乐娟,杨永英,罗克明,张放. 2009

[20]通向多能未来的克隆途径. 林峰,常万存,李朝科,杨章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