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理学方法和分子手段进行玉米抗旱育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黎裕

作者: 黎裕;王天宇;石云素;宋艳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抗旱性;育种;生理学方法;分子手段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4 年 12 卷 02 期

页码: 16-20+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干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玉米生产国家的重要农业灾害之一,解决干旱问题的有效途径包括培育抗旱型和节水型的玉米杂交种。多年来,通过常规手段进行玉米抗旱育种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其育种效率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与此同时,对玉米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途径研究很多,其成果可以为抗旱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尤其是近年来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学技术对玉米抗旱性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剖析,其研究结果也为玉米抗旱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同时评述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并讨论今后的发展趋势。

分类号: S513.034

  • 相关文献

[1]玉米育种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2022

[2]利用水稻抗旱种质研究驯化和育种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卫海滨,夏辉,楼巧君,冯芳君,马孝松,梅捍卫,罗利军. 2016

[3]水稻抗旱性的遗传研究. 刘金波,李建红,迟铭,徐波,孙志广,杨波,李健,刘艳,卢百关,王宝祥,徐大勇. 2018

[4]水稻抗旱性的遗传研究. 刘金波,李建红,迟铭,徐波,孙志广,杨波,李健,刘艳,卢百关,王宝祥,徐大勇. 2018

[5]陆稻的起源与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罗志,周衡陵,李静,李朝阳,王磊,罗利军,夏辉. 2022

[6]水稻抗旱性遗传生理机制及育种研究进展. 梅德勇,王士梅,朱启升,陈秀晨,龚存力,韩云芳,于智坤. 2016

[7]高产耐旱冬小麦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卫云宗,乔蕊清,刘新月. 2001

[8]节水抗旱稻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罗利军. 2022

[9]节水抗旱稻的培育与产业发展. 罗利军. 2022

[10]转录因子调控番茄抗旱性研究进展. 董舒超,凌嘉怡,赵丽萍,宋刘霞,王银磊,赵统敏. 2023

[11]小麦抗旱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龙,毛新国,王景一,李超男,柳玉平,景蕊莲. 2023

[12]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现状与进展. 降云峰,马宏斌,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 2012

[13]阜新地区玉米新品种引选及抗旱性评价. 侯志研,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赵海岩,常程,郝楠. 2007

[14]玉米抗旱性鉴定方法与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楼辰军,李胜,杨兆顺. 2015

[15]DCPTA诱导寒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理化特征的研究. 谢腾龙,孟瑶,顾万荣,罗顺,郝卫平,李晶,魏湜. 2015

[16]水分胁迫下玉米杂交种光合抗旱指数与抗旱性评价研究. 肖万欣,王延波,赵海岩,刘晶,常程,史磊,汪经宏. 2014

[17]干旱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 付芳婧,张卫星,赵致. 2008

[18]甘肃西部抗旱型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及筛选. 张雪婷,杨文雄,柳娜,杨长刚,王世红,王新永. 2018

[19]不同玉米自交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姚玉波,于莹,赵东升,郭永利,周菲,张树权. 2020

[20]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梁烜赫,王雪,赵鑫,曹铁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