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的玉米种子穗腐病特征提取与判别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繁佳

作者: 孟繁佳;罗石;吴月峰;孙红;刘飞;李民赞;黄威;李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玉米种子;穗腐病;特征波长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6 期

页码: 1716-172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种子穗腐病是危害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近红外光谱开展了玉米种子穗腐病判别模型研究.246粒玉米种子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育种基地提供,其中96粒玉米种子为穗腐病染病样本,其他150粒玉米种子为同种玉米正常样本.利用M A T RIX-Ⅰ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样本800~2500 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对样本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 SC)进行预处理.结合玉米内部有机物质的近红外光谱的敏感波段和样本近红外光谱吸收峰挑选了4个优选区间,并采用相关系数法(CA)、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三种不同原理的特征波长提取算法分别提取了4(1362,1760,2143和2311 nm)、5(1227,1310,1382,1450和1728 nm)和10(1232,1233,1257,1279,1313,1688,1703,1705,2302和2323 nm)个特征波长.以提取得到的特征波长作为玉米种子穗腐病判别模型输入变量,用0-1(染病-正常)表示样本染病状况作为输出真实值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使用网格搜索法结合十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A-SVM,SPA-SVM和CARS-SVM三种判别模型中训练集和测试集建模准确率均在90% 以上.该研究成果为玉米种子病害诊断装置提供了模型基础,且针对优选区间进行特征波长选择的方式也可以为建立其他种子病害判别模型提供参考.

分类号: O433.4

  • 相关文献

[1]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郭志明,黄文倩,彭彦昆,王秀,汤修映. 2014

[2]LS-SVM的梨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的特征波长筛选. 樊书祥,黄文倩,李江波,赵春江,张保华. 2014

[3]稻谷水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特征波长筛选. 吕都,周帅,陈中爱,唐健波. 2022

[4]基于SiPLS-CARS算法的百香果糖度无损检测. 田永国,吕都,唐健波,黄珊,陈超,卢扬. 2023

[5]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近红外检测的差异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屠振华,朱大洲,籍保平,孟超英,王林舸,庆兆珅. 2010

[6]基于高光谱图像光谱与纹理信息的生菜氮素含量检测. 孙俊,金夏明,毛罕平,武小红,朱文静,张晓东,高洪燕. 2014

[7]近红外全波段扫描技术建立数学模型鉴别地沟油方法研究. 赵静,梁瑞,刘新保,田建文. 2021

[8]主成分分析和SIMCA的甘蓝与杂草光谱识别方法研究. 祖琴,邓巍,王秀,赵春江. 2013

[9]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梨树叶部病害识别研究. 潘健,祁雁楠,陈鲁威,夏烨,吕晓兰. 2024

[10]高光谱成像的黄瓜病虫害识别和特征波长提取方法. 李杨,李翠玲,王秀,范鹏飞,李余康,翟长远. 2024

[11]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孙华,张海剑,郭宁,石洁,陈丹,马红霞. 2017

[12]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6

[13]山西省玉米品种穗腐病抗性鉴定. 张治家,李永华. 2017

[14]禾生指葡孢霉的遗传多样性及对苗期青稞的致病性. 陈琳,蔺瑞明,王凤涛,庞云星,李雪,赵爱平,张艳霞,张金玲,李文兴,何苏琴,冯晶,李赟,文才艺,徐世昌. 2020

[15]宁夏玉米穗部性状对穗腐病发生的影响. 刘浩. 2020

[16]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抗性基因的挖掘. 闻竞,沈彦岐,韩四平,邢跃先,张叶,王梓钰,李世界,杨小红,郝东云,张艳. 2020

[17]玉米穗腐病的研究进展. 张庆芳. 2020

[18]新疆水稻穗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马盾,文孝荣,王奉斌,张燕红,袁杰,赵志强,贾春平. 2019

[19]28个西南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穗腐病抗性监测. 邹成佳,杨晓蓉,李晓,张海燕,章振羽,刘仲琦,龙强,崔丽娜. 2022

[20]上海地区鲜食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靳林朋,林金元,王慧,孙萍东,卫季辉,张中林,胡颖雄,郑洪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