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碎辅助超声-微波法提取玉米黄色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玲

作者: 李晓玲;陈相艳;王文亮;徐同成;王世清;石贤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黄色素;超微粉碎;响应面;协同萃取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4 年 14 卷 08 期

页码: 99-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方法,首次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原料玉米蛋白粉。在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的基础上,选取微粉粒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为自变量,玉米黄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在微波-超声组合反应系统中强化提取玉米蛋白粉中的黄色素。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因子贡献大小为:微粉粒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超声功率。经响应面优化的最优工艺是:微粉粒度500目、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115 s、超声功率480 W。在该试验条件下玉米黄色素得率为0.640 mg/g,表明超微粉碎和超声-微波组合协同辅助方法可显著提高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率(P<0.001)。对样品的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提取纯化所得样品纯度为86.64%,其中叶黄素的含量约为67.91%。

分类号: TS264.4

  • 相关文献

[1]超微粉碎与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玉米黄色素工艺优化. 李晓玲,陈相艳,王文亮,徐同成,弓志青. 2014

[2]超微粉砰与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玉米黄色素工艺优化. 李晓玲,陈相艳,王文亮,徐同成,弓志青,王世清. 2014

[3]响应面优化红枣膳食纤维的超微粉碎工艺. 左永慧,纵伟,张康逸,董宇,赵光远. 2015

[4]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周明,杜欣,杨德,程薇,熊光权,叶丽秀,何建军,高虹,史德芳,谷峰. 2009

[5]玉米黄色素萃取工艺优化研究. 孙强,黄纪念,宋国辉,芦鑫,张丽霞. 2011

[6]玉米淀粉废水的产出分析与功能性组分回收利用现状. 刘晓阳,张国治,黄纪念,宋国辉. 2012

[7]大孔树脂纯化脂溶性玉米黄色素. 李晓玲,王世清,王文亮,弓志青,靳琼,孙华. 2014

[8]玉米黄色素提取纯化及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李晓玲,孙永华,王文亮,弓志青,程安玮,靳琼,陈相艳. 2013

[9]玉米黄色素对人卵巢透明癌细胞ES-2侵袭、迁移、凋亡及周期的影响. 李晓玲,王世清,徐同成,王文亮,宋莎莎. 2014

[10]玉米花粉破壁方法试验研究——温差法与超微粉碎破壁方法研究. 曹龙奎,张学娟,王景会,黄威,孙洪斌,马毓霞,李成华. 2003

[11]超微粉碎改性玉米皮膳食纤维技术研究. 王安建,魏书信,侯传伟. 2010

[12]苦豆子破壁超微粉碎工艺优化研究. 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王伟中. 2011

[13]玉米花粉破壁方法的试验研究 Ⅰ.超微粉碎破壁方法的研究. 曹龙奎,张学娟,孙洪斌,马毓霞,王景会,黄威,李成华. 2003

[14]玉米花粉超微粉碎破壁技术的试验研究. 曹龙奎,黄威,王景会,张学娟,马毓霞,孙洪斌,李成华. 2003

[15]苦瓜破壁超微粉碎工艺优化研究. 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王伟中. 2014

[16]超微粉碎处理对枸杞蜂花粉组织形态学影响研究. 闫亚美,冉林武,曹有龙,罗青,李晓莺,曾晓雄. 2013

[17]中药的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 郝征红,张炳文. 2003

[18]鲟鱼软骨硫酸软骨素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 王俊,张扬星,熊光权,吴文锦,黄镭,汪兰. 2019

[19]添加辣木叶粉对小麦粉面团品质的影响. 朱宏,仇菊,梁克红,卢林纲,王靖. 2019

[20]加工工艺对超微粉碎麦麸热干面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施建斌,蔡沙,隋勇,何建军,范传会,陈学玲,梅新,向云程,张国忠.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