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灭菌方法对辣椒粉中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英蕾

作者: 张英蕾;战妍;李家磊;姚鑫淼;任传英;卢淑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素类物质;加热;微波;臭氧

期刊名称: 中国调味品

ISSN: 1000-9973

年卷期: 2012 年 37 卷 08 期

页码: 50-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加热、微波、臭氧三种灭菌方式对辣椒粉进行灭菌,以辣椒素类物质含量为特征指标选用响应面法探讨不同灭菌方式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灭菌过程中温度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加热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均都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臭氧灭菌过程中灭菌时间对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有显著性作用,臭氧浓度对辣椒素类物质影响不显著,最佳灭菌条件为:浓度3.16mg/L,灭菌时间24.2min,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达2.59mg/g。

分类号: TS255.5

  • 相关文献

[1]饲料蜂花粉灭菌对短头熊蜂工蜂群发育的影响. 赵必安,展江,秦加敏,梁铖. 2024

[2]不同加热方式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变化的影响. 肖朝耿,谌迪,吴江雁,唐宏刚,卢文静,杨慧娟,孟祥河,陈黎洪. 2019

[3]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池建伟,魏振承,徐志宏,张雁. 2003

[4]冻干浓缩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杭椒类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影响. 吕晓菡,杨静,陈建瑛,傅鸿妃,祝彪,聂智星. 2019

[5]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质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采后品质的影响. 毛奇,杨有新,范飞军,万红建,周国治,姚祝平,阮美颖,王荣青,叶青静,李志邈,陈双臣,程远. 2021

[6]不同栽培条件下辣椒果实辣椒素含量的分析与QTL定位. 王宁,张正海,王立浩,张宝玺. 2016

[7]绥阳子弹头干椒风味品质分析. 杨创创,何建文,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曹亚从,王立浩. 2023

[8]甘谷干辣椒风味品质评价. 杨创创,何娜,何建文,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张宏霞,白锐琴,李勇,汪丽霞,黄俊轩,曹亚从,王立浩. 2024

[9]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张西露,毛亦卉,戴雄泽. 2019

[10]光照影响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秦恒山,毛鹏鹏,李清明,郑胤建. 2024

[11]辣椒的辣味遗传控制与辣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张正海,毛胜利,王立浩,张宝玺. 2014

[12]加热和冻藏对鸡爪胶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高伟伟,霍香如,李桂霞,韦永可,朱杰. 2015

[13]微型植物工厂内部环境调控试验平台研制及试验. 涂俊亮,邱权,秦琳琳,吴刚,郑文刚,孟志军. 2015

[14]牛肉加热过程中低场核磁驰豫信号与品质特征的动态分析. 谢安国,王满生,石晓微,王飞翔,康怀彬. 2020

[15]加热方式对罗非鱼片质构特性和蛋白质理化特性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杨贤庆,李来好,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16]5种淡水鱼鱼糜凝胶基本特性研究. 刘芳芳,林婉玲,韩迎雪,李来好,李春生,杨贤庆,周文果. 2021

[17]无线电波加热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欧阳杰,宋艳艳,胡晓亮,沈建. 2019

[18]几种常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及其加热变化规律. 刘海燕,蔡祥,时文兴,林淼. 2023

[19]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亚麻酸甘油三酯热致异构反式产物动力学的影响. 郭芹,陈爽,郑佳丽,李庆鹏,王强,哈益明. 2020

[20]加热过程中肉嫩度变化的研究. 李超,徐为民,王道营,高峰,周光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