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水酶法提取鳜鱼油及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蓓蓓

作者: 周蓓蓓;吕亚宁;李正荣;吴明林;蒋阳阳;崔凯;李海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鳜鱼;小苏打水酶法;品质分析;脂肪酸;挥发性成分;相对气味活度值法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153-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传统水酶法(碱性蛋白酶)提取油脂方法基础上,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添加1%的食用小苏打,可简化鳜鱼油粗提取工艺,并获得较高的鳜鱼油提取率。对所提取的鳜鱼油进行品质测评包括:对照水产行业标准“SC/T 3502—2016鱼油”进行7项理化指标的检测、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小苏打水酶法提取的鳜鱼油品质较好;ω3/ω6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0.445;经ROAV法(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所提取鳜鱼油的关键风味化合物为:己醛、1-辛烯-3-醇、壬醛和辛醛。综上所述小苏打水酶法操作简单、绿色高效,可作为水产加工副产物规模化初步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分类号: TS225.24

  • 相关文献

[1]ROAV法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关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周蓓蓓,陈小雷,鲍俊杰,胡王,李正荣. 2018

[2]控制热氧化冷榨芝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李会晓,梁晋维,宋莹蕾,付桂明,饶月亮,万茵. 2016

[3]泽兰脂肪酸及挥发油提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刘畅,陈建波,华梅,李珊珊,张磊,孙印石. 2019

[4]糙小米发芽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与脂肪酸的内在关系. 李朋亮,夏茂林,赵巍,张爱霞,刘松雁,丁玉琴,刘敬科. 2023

[5]精制和除臭工艺对大黄鱼肝油品质影响分析. 窦鑫,吴燕燕,王悦齐,胡晓,杨少玲,荣辉,陈胜军. 2022

[6]2种粳米蒸煮前后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内在关系分析. 杨晓忱,吴旭妍,李朋亮,刘敬科. 2023

[7]林芝野生鸡油菌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袁雷,刘瑜,扎罗,钟政昌. 2019

[8]鲟鱼肉冷藏期间腥味及品质变化. 郝淑贤,刘奇,李来好,林婉玲,魏涯,赵永强,岑剑伟,袁小敏. 2016

[9]后熟过程对封鳊鱼风味物质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周蓓蓓,吴向骏,张雷,陈小雷,吴明林,蒋阳阳. 2021

[10]马泡瓜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王婧,张珣,陈金良,杨洁. 2021

[11]阿勒泰脂臀羊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初探. 刘成江,王俊钢,李宇辉,郭安民,吴洪斌,吴宏. 2012

[12]不同制油工艺对酸木瓜籽油成分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张方洁,高文婕,查云盛,栾新博,刘圆圆,卫永平,和俊才,高鹏慧,黎平,颜健. 2023

[13]鳜鱼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与16项水生态因子的关系. 赖子尼,余煜棉,庞世勋,杨婉玲,魏泰莉,夏莲. 2004

[1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和鳜鱼体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研究. 于慧娟,钱蓓蕾,黄冬梅,苏惠,顾润润,冯兵. 2011

[15]单次投喂乳酸诺氟沙星在鳜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 高蕾,罗理,姜兰,邓玉婷,张瑞泉,谭爱萍. 2017

[16]不同冻藏温度对鳜鱼鱼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柴智,黄琼,冯进,崔莉,黄午阳,李莹. 2020

[17]一株鳜鱼源产酶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王家川,张德锋,王亚军,梁炽强,熊秀玲,石存斌,王芳,刘丽娟. 2021

[18]鳜鱼池塘精养与虾鳜共作两种养殖模式技术要点. 赵来兵,蒋阳阳,崔凯,吴明林,李海洋,周蓓蓓. 2023

[19]安徽土著鳜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季索菲,侯冠军,崔凯,呙明跃,胡玉婷,王利军,段国庆. 2019

[20]鳜鱼病毒病研究进展. 严家彬,李新辉,吴淑勤.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