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生物学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成

作者: 王成;王劲松;丁玉川;焦晓燕;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氮磷钾缺乏;生物学性状;养分吸收;籽粒产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9 期

页码: 1133-1137+1191

摘要: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缺乏对4个不同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基因型冀蚜2号,T×7000,F44B和7501B的生物学性状、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缺乏条件下,不同高粱基因型株高、光合特性、地上部生物量、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NPK(CK)处理相比,不同高粱基因型NK处理的拔节期株高和抽穗期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拔节期F44B在PK,NK和PK处理的株高降幅显著低于其他3个基因型(P<0.05);抽穗期F44B在P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冀蚜2号、T×7000和7501B在PK和NK处理的光合速率显著(P<0.05)低于CK处理,冀蚜2号和7501B的NP处理显著低于CK处理(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光合速率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的PK处理N含量、NK处理P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其中,F44B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单株籽粒质量、穗质量和千粒质量的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说明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适应能力存在明显的遗传性差异,将F44B确定为耐低氮、低磷基因型,将T×7000确定为耐低钾基因型。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水生植物堆肥在太湖稻麦体系的适宜用量. 陶玥玥,王海候,施林林,周新伟,陆长婴,沈明星. 2018

[2]粒用高粱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对氮磷钾营养的响应. 王劲松,焦晓燕,丁玉川,董二伟,白文斌,王立革,武爱莲. 2015

[3]镁水平对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生长、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 丁玉川,焦晓燕,聂督. 2010

[4]水洗生物炭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耀锋,刘玉学,吕豪豪,杨生茂. 2015

[5]水分胁迫下高粱幼苗的生物学性状及光合参数变化. 张飞,王艳秋,朱凯,张志鹏,邹剑秋. 2014

[6]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 2021

[7]两个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姜艳喜,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敬涛,王雪洁,焦少杰,严洪冬,苏德峰,王黎明,宋嘉雯. 2022

[8]不同灌溉时期和施氮量对高粱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王劲松,焦晓燕,董二伟,王彬,武爱莲,韩雄,郭珺,王立革. 2016

[9]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楠,丁玉川,焦晓燕,王劲松,董二伟,王立革,武萍. 2013

[10]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武爱莲,白文斌,王立革,郭珺,韩雄,柳青山. 2019

[11]酒糟发酵有机肥对酒用高粱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胡伟,魏全全,芶久兰,张萌,王艺,熊慧欣,江友峰. 2021

[12]不同肥力条件下施肥对粒用高粱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白文斌,王媛,焦晓燕. 2019

[13]不同养分配比对高粱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崔佩佩,刘鹏,刘佳琪,王劲松,武爱莲,董二伟,丁玉川,焦晓燕. 2017

[14]施肥对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董二伟,王劲松,韩鹏远,王立革,丁玉川,焦晓燕. 2012

[15]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16]辽西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与高粱施肥推荐. 肖继兵,刘志,崔丽华,辛宗绪,孔凡信,赵术伟,祁承宇. 2016

[17]氮磷钾缺乏对菊芋苗期糖分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王丽慧. 2013

[18]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朝天椒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赖卫,杨红,刘崇政,凃祥敏. 2014

[19]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杨粉团,李忠芹,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赵洪祥,张丽华,李伟堂,于雷,刘春光,边少锋. 2009

[20]变温处理杂交辣椒种子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吴克顺,陈修斌,傅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